

“国际本科是不是全程都用英文上课?”“我英语基础差,怕听不懂跟不上怎么办?”这两个问题,是英语成绩一般的学生和家长咨询国际本科时最纠结的点。很多人默认“国际本科=全英文教学”,担心基础薄弱会沦为“陪读”。结合我接触的上百位学生案例和十余所项目调研,今天就把教学语言真相和基础差的应对办法说清楚。
先破误区:不是所有国际本科都“全英文教学”,分阶段有侧重
市面上多数国际本科采用“渐进式英文教学”,而非一入学就全英文授课,核心是给学生适应期。具体分三个阶段梯度推进,不同项目虽有差异,但逻辑基本一致:
第一阶段(大一上学期):“中英双语过渡”。此阶段以语言夯实为主,公共基础课(如大学英语、通识课)多为中教双语授课,专业基础课用中文讲解核心概念,课件和教材提供中英文对照版本。比如对外经贸大学国际本科,大一上学期专业课中英文占比约3:7,重点帮学生熟悉专业词汇。
第二阶段(大一下学期-大二):“英文主导+中文辅助”。语言课程切换为全英文(如雅思/托福备考),专业基础课逐步提升英文授课占比至70%以上,难点内容中教课后补充答疑。北京语言大学“2+2”项目此阶段会安排外教带练专业口语,同时保留中教辅导课,避免学生因语言卡壳影响理解。
第三阶段(国内最后一学期/海外阶段):“全英文衔接”。国内阶段结束前,核心专业课完全采用全英文授课,同步海外院校教学模式;赴海外后自然衔接全英文环境。这个梯度设计,就是为了让基础差的学生逐步适应,而非“一步到位”。
只有少数纯海外预科项目或顶尖合作项目,才会一入学就全英文授课,且这类项目通常会在入学前设置语言门槛,基础差的学生也很难通过录取。
基础差能跟上吗?看“项目支持体系”和“个人努力”
我接触过不少高考英语80分左右(满分150)的学生,最终顺利完成国际本科学业,关键在于选对有支持体系的项目,并做好三点规划:
选对项目是前提:优先挑“有专属语言帮扶”的项目。比如北京某重点高校国际本科,为基础差学生开设“语言小班辅导”,每周2次额外补课,针对专业词汇和语法薄弱点专项突破;还有的项目配备“语言伙伴”,让英文好的同学结对帮扶,营造日常交流环境。
用好校内资源是关键:正规项目的配套支持足够覆盖基础薄弱问题。一是利用免费语言辅导中心,多数项目会聘请外教坐班,学生可预约一对一答疑;二是跟进课后复习,比如上海某项目要求基础差学生提交英文笔记,中教逐份批改标注问题;三是参与英文角、专业主题沙龙等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听说能力。
个人规划要落地:基础差的学生需主动调整学习节奏。建议入学后制定“词汇攻坚计划”,每天背诵30个专业词汇+20个通用词汇;课前提前1小时预习英文课件,标记不懂的段落;课后用中文复述课堂内容,检验是否真正理解。我带过的一位学生就是用这个方法,半年内英文听课效率从40%提升到80%。
选校避坑:3个细节判断项目是否“对基础友好”
家长和学生考察时,可通过三个细节筛选适配项目:一是问“语言教学梯度安排”,若项目说不出明确的过渡计划,仅强调“全英文氛围”,大概率不适合基础差学生;二看“是否有专职语言辅导老师”,兼职老师难以提供持续帮扶;三查“往届基础差学生升学情况”,正规项目会愿意分享类似案例,反之则可能回避。
总结来说,国际本科多为渐进式英文教学,基础差只要选对有支持体系的项目,主动利用资源补短板,完全能跟上进度。与其因基础差望而却步,不如重点考察项目的语言过渡机制,这才是关键。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国际本科招生有哪些要求?”“高考成绩不好能上吗?具体要多少分?”每年3-8月国际本科招生季,这两个问题总能占据咨询榜首位。很多家长和学生误以为国际本科“要么分数极高,要么花钱就能上”,其实正规项目的招生条件有明确标准,且对高考成绩的要求远比想象中灵活。
“国际本科能自主招生吗?”“报了国际本科自主招生,还能参加高考统招吗?”每年升学季,不少家长和学生在统招和国际本科之间纠结,尤其对自主招生的性质和与统招的关系充满疑问。
“国际本科是不是全程都用英文上课?”“我英语基础差,怕听不懂跟不上怎么办?”这两个问题,是英语成绩一般的学生和家长咨询国际本科时最纠结的点。很多人默认“国际本科=全英文教学”,担心基础薄弱会沦为“陪读”。
“国际本科入学后发现专业不适合,能转吗?”“转专业有什么门槛,会不会影响后续出国?”不少学生选国际本科时,因对专业认知不足盲目填报,入学后想调整方向却满心忐忑。
“要是国际本科最后毕不了业,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挂科后到底有没有补考重修机会,怎么补救才管用?”不少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国际本科后,总会被“毕业风险”困扰。其实国际本科的毕业规则虽严,但并非没有补救空间。
“国际本科挂科了能毕业吗?”“听说有淘汰机制,会不会读着读着被劝退?”不少学生和家长选国际本科时,总会担心学业压力下的“风险问题”。毕竟国际课程和国内教学差异大,挂科风险确实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