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
公众号
  • 空乘专业公众号

    空乘专业公众号

  • 留学公众号

    留学公众号

  • 艺术教育公众号

    艺术教育公众号

  • 职业教育公众号

    职业教育公众号

育人信息网-职业教育,单招,中专,艺考,留学,高校升学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职业教育

电话
咨询时间:9:00 ~ 23:30
400咨询热线
  • 留学咨询热线留学咨询热线

    400-6666-588

  • 航空专业咨询热线航空专业咨询热线

    400-6028-090

  • 职业教育咨询热线职业教育咨询热线

    400-0035-665

  • 艺术专业咨询热线艺术专业咨询热线

    400-6608-211

空乘一般一月几天休息?民航行业规则与实际情况

发布时间:2025-09-04 10:33:15

在大众印象中,空乘的工作是 “穿梭于不同城市,见识各地风光”,但鲜少有人关注其背后的休息保障 —— 毕竟频繁的飞行、跨时区的作息,都需要充足的休息来维持服务质量与身体健康。那么,空乘一般一个月能休息几天?

一、先明确:民航局对空乘休息的 “硬性底线”

空乘的休息时间并非由航空公司随意决定,而是受《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CCAR-121-R5)严格约束,这些规定为休息时间划定了 “不可突破的底线”,所有航空公司都必须遵守:

1. 核心规则:“飞行时长” 与 “休息时间” 挂钩

民航局明确要求,空乘的休息时间需与飞行时间按比例匹配,避免过度疲劳:

月度飞行时长上限:空乘每月累计飞行时间不得超过 110 小时(部分特殊航线如国际长航线,经审批可放宽至 120 小时,但需额外增加休息);

月度休息天数下限:无论飞行强度如何,每月必须保证至少 8 天的 “完整休息日”(即 24 小时连续休息,不含飞行任务中的短暂休息,如航班间隙的 1-2 小时休息);

单日休息保障:每次飞行任务结束后,必须保证至少 12 小时的连续休息(如当天最晚航班 23 点落地,次日最早起飞时间不得早于次日 11 点);若飞行任务跨天(如执飞上海 - 纽约的 14 小时航班),落地后休息时间需延长至 18 小时以上,确保倒时差恢复。

2. 特殊情况:节假日与旺季的休息调整

很多人担心 “节假日空乘无休”,但实际上民航局对特殊时期的休息有补充规定:

节假日加班补偿:若在法定节假日(如春节、国庆)执行飞行任务,后续需安排 “1:2” 的补休(如春节加班 1 天,节后补休 2 天),且补休需计入月度休息天数;

旺季飞行限制:每年春运、暑运等旺季(航班量增加 30%-50%),空乘月度飞行时长可临时放宽至 120 小时,但休息天数不得低于 8 天,且旺季结束后需安排 “集中补休”(如连续休息 3-4 天),避免疲劳累积。

简言之,空乘每月休息天数的 “底线是 8 天”,这是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任何航空公司都不能违规压缩。

二、实际情况:不同航线类型,休息天数差异大

虽然 8 天是底线,但空乘每月实际休息天数往往多于 8 天,具体取决于执飞的航线类型 —— 短程航线、中长航线、国际航线的作息节奏不同,休息安排也截然不同:

1. 国内短程航线:每月休息 10-12 天,作息相对规律

国内短程航线(如北京 - 上海、广州 - 深圳,飞行时长 2-3 小时)是多数空乘的主要执飞类型,其休息特点是 “高频短休”:

工作模式:通常为 “单日往返”(如早上 8 点飞北京 - 上海,中午 12 点返回,当天结束任务)或 “双日往返”(如第一天飞北京 - 成都,住一晚,第二天返回);

飞行时长与休息的换算:若每月飞行 80-90 小时(低于 110 小时上限),按 “飞行 10 小时对应 1 天休息” 的比例,每月休息天数约 10-12 天;

案例参考:东航上海基地的空乘小李,主要执飞上海 - 杭州、上海 - 南京等短程航线,每月飞行 85 小时左右,休息 11 天,休息时可自由安排,无需异地住宿,作息接近地面工作者。

这类航线的空乘休息天数较多,且休息时间集中在周末或工作日,便于兼顾生活(如照顾家庭、处理私事)。

2. 国内中长航线:每月休息 8-10 天,含异地休息

国内中长航线(如北京 - 乌鲁木齐、上海 - 昆明,飞行时长 4-6 小时)的特点是 “单日单程 + 异地过夜”,休息安排包含 “异地休息”:

工作模式:如执飞北京 - 乌鲁木齐航线,第一天早上 9 点起飞,13 点落地,住一晚,第二天 15 点返回北京,19 点落地,2 天完成 1 次往返任务,累计飞行 10 小时;

休息计算:异地过夜的 1 晚(如乌鲁木齐的住宿时间)计入 “任务休息”,但不计入 “月度完整休息日”;月度飞行时长约 90-100 小时,实际完整休息日约 8-10 天;

案例参考:南航广州基地的空乘小王,每月执飞 4-5 次广州 - 乌鲁木齐往返,飞行 95 小时左右,每月完整休息日 9 天,其中 3 天是异地休息(如在乌鲁木齐的自由活动时间),4 天是回广州后的本地休息。

中长航线的休息天数略低于短程航线,但异地休息时可在目的地城市短暂游览,兼具工作与 “轻旅行” 属性,是不少年轻空乘青睐的航线类型。

3. 国际长航线:每月休息 12-15 天,休息时间更集中

国际长航线(如上海 - 纽约、北京 - 伦敦,飞行时长 12-16 小时)的特点是 “多日连飞 + 长周期休息”,休息天数是三类航线中最多的:

工作模式:以上海 - 纽约航线为例,执飞流程为 “第 1 天上海起飞→第 2 天纽约落地(跨天)→在纽约休息 2 天→第 4 天纽约起飞→第 5 天上海落地”,5 天完成 1 次往返任务,累计飞行 28 小时;

休息计算:国际航线的 “落地后休息” 时间较长(如在纽约的 2 天休息计入 “月度完整休息日”),且月度飞行时长较低(约 70-80 小时,远低于 110 小时上限),因此每月休息天数可达 12-15 天;

案例参考:国航北京基地的空乘小张,每月执飞 2 次北京 - 洛杉矶往返,飞行 75 小时左右,每月休息 14 天,其中 6 天是在洛杉矶的休息时间(可自由活动),8 天是回北京后的本地休息,休息时间集中且充足。

国际航线的空乘虽然要面对跨时区的作息混乱,但休息时间更长,且能接触不同国家文化,适合喜欢探索的空乘。

4. 备用待命:每月休息 8-10 天,休息不确定性高

除了固定航线,空乘还可能被安排 “备用待命”(应对航班临时调整,如机组人员突发生病),这类空乘的休息特点是 “灵活但不确定”:

待命模式:待命时间通常为 8-12 小时(如当天 9:00-17:00),期间需留在机场附近,手机保持畅通,若未被调用,待命时间按 50% 折算为 “休息时长”(如待命 8 小时,折算 4 小时休息);

休息天数:每月待命次数约 4-5 次,飞行时长约 80-90 小时,实际完整休息日约 8-10 天;

案例参考:海航海口基地的空乘小陈,每月有 5 天待命,飞行 88 小时,休息 9 天,其中 2 天是待命未被调用的 “折算休息”,7 天是正常休息日,休息时间需根据待命安排灵活调整。

三、影响休息天数的 “隐藏因素”:工龄、岗位与个人选择

除了航线类型,还有三个因素会影响空乘的每月休息天数,导致同一家航空公司的空乘休息时间存在差异:

1. 工龄:工龄越长,休息天数越多

航空公司通常会根据空乘的工龄(飞行年限)给予 “额外休息福利”:

新空乘(工龄 1-3 年):每月休息 8-10 天,优先安排短程航线,熟悉工作流程;

中级空乘(工龄 4-10 年):每月休息 10-12 天,可自主选择部分航线(如申请国际航线);

资深空乘(工龄 10 年以上):每月休息 12-15 天,可申请 “减少飞行时长”(如每月飞行 70 小时),且优先安排轻松航线(如早出早归的短程航线)。

这是因为资深空乘经验丰富,航空公司会通过增加休息来保留人才,同时减少其高强度工作压力。

2. 岗位:乘务长比普通空乘休息多 1-2 天

空乘岗位分为 “普通乘务员” 和 “乘务长”(负责客舱管理),岗位不同,休息安排也不同:

普通乘务员:每月飞行 90-100 小时,休息 8-10 天;

乘务长:每月飞行 80-90 小时,休息 10-12 天;

原因是乘务长在飞行中承担更多管理职责(如处理客舱突发情况、协调机组配合),工作强度更大,因此需增加休息时间,确保精力充沛。

3. 个人选择:可申请 “多飞少休” 或 “少飞多休”

部分航空公司允许空乘根据个人需求调整休息:

多飞少休:若空乘想增加收入(飞行津贴与飞行时长挂钩),可申请每月飞行 100-110 小时,休息天数减少至 8-9 天(但不得低于 8 天底线);

少飞多休:若因家庭原因(如怀孕、照顾老人)需更多休息,可申请每月飞行 70-80 小时,休息天数增加至 12-14 天(需经公司审批,且每年申请次数有限)。

这种灵活机制让空乘能在 “收入” 与 “休息” 之间找到平衡,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

四、空乘休息的 “误区澄清”:这些情况不是 “没休息”

很多人对空乘休息存在误解,认为 “空乘在飞机上坐着就是休息”“异地过夜不算休息”,其实这些都是对行业规则的误读:

1. 航班间隙的休息:算 “工作中休息”,不计入月度休息天数

空乘在飞行间隙(如短程航线的 1 小时地面停留)的休息,属于 “工作时间内的短暂调整”,主要用于准备下一段航班(如检查客舱设备、整理餐食),不算入 “月度完整休息日”,但这段时间会计入工作时长(按 50% 折算,如 1 小时休息计 0.5 小时工作)。

2. 异地过夜:算 “任务休息”,可能计入月度休息

若异地过夜时间超过 24 小时(如执飞上海 - 成都航线,第一天落地后休息 2 天,第三天返回),其中 1 天可计入 “月度完整休息日”;若仅过夜 1 晚(如落地后休息 12 小时,次日返回),则不计入,仅作为 “恢复性休息”。

3. 备用待命未被调用:算 “折算休息”,计入月度休息

如前所述,待命 8 小时未被调用,折算 4 小时休息,累计满 24 小时即算 1 天月度休息,确保空乘的时间付出有合理回报。

五、想当空乘?先了解休息安排对生活的影响

接受 “休息不固定”:空乘的休息天数虽多,但不固定在周末(可能周一休息、周三上班),需适应 “错峰休息”,若习惯 “周末陪家人”,需提前做好心理调整;

利用休息提升自己:休息时间充足的空乘,可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如考取 ICAO 英语证书、航空管理学位),或发展兴趣爱好(如旅行、摄影),丰富职业生活;

关注身体保养:跨时区、熬夜飞行易影响健康,建议休息时规律作息(如国际航线落地后调整生物钟)、清淡饮食,定期体检,避免因身体原因影响工作与休息。

空乘每月休息 8-15 天,弹性与保障并存

空乘一般一个月休息 8-15 天,其中 8 天是法律规定的底线,实际休息天数受航线类型、工龄、个人选择影响 —— 短程航线休息 10-12 天,国际航线休息 12-15 天,中长航线休息 8-10 天。这些休息时间不仅有法律保障,还能通过灵活调整平衡 “收入” 与 “生活”,并非大众想象中 “无休加班”。

对于想从事空乘职业的人来说,了解休息安排是职业规划的重要一步:若喜欢规律作息,可优先选择国内短程航线;若想多休息、看世界,国际航线是更好的选择。只要合理规划,空乘既能享受 “翱翔蓝天” 的职业乐趣,也能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双赢。

上一篇:空姐上班时间怎么安排?民航行业排班规则与作息解析 下一篇:欧洲民航飞行员薪资待遇:高回报背后的考量
咨询咨询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伙伴

  • 朗园盛德(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朗园盛德(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 知云时代(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知云时代(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学艺知云(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学艺知云(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中嘉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嘉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知云中航(天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知云中航(天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赛尔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赛尔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教育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教育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

  • 赛尔知云(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赛尔知云(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潍坊)公共实训基地

    山东(潍坊)公共实训基地

  • 择校一网通

    择校一网通

  • 留学路

    留学路

  • 高中生在线

    高中生在线

快速咨询
育人TOP

上学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