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行员是一个极其特殊的职业,而且培养一个优秀的飞行员更是艰难,在飞行训练中飞行员更是要避免自己的失误这样才能让自己安全着陆,那么飞行员飞行错觉训练有那几点?
首先常见飞行错觉有几类:转动错觉、方向错觉、辨认错觉、距离错觉和方位错觉。最常见的是转动错觉,包括有倾斜错觉:仪表指示没有坡度,而飞行员却感到飞机有坡度,或者飞行员感觉到的坡度跟指示不一致。俯仰错觉:仪表指示平飞,而飞行员感到飞机在上升或下滑。反旋转错觉:当改出转弯之后,仪表指示平直飞行,但飞行员感觉是向反方旋转。倒飞错觉:仪表指示飞机是正飞状态,但飞行员觉得飞机处于倒飞,倒飞错觉往往由倾斜错觉发展而来。方位错觉是飞行员主观感到的方位与当时实际所处的方位不一致。当产生飞行错觉后,飞行员情绪易紧张操纵动作易不协调,如果产生严重错觉而不能及时克服,则可能导致严重飞行事故,甚至机毁人亡。
其次就是产生飞行错觉的主要原因:
1、错觉大都是在飞行中知觉对象背景发生变化, 知觉和判断失去通常参照结构的情况下产生的.飞行员在昼间简单气象条件下飞行时, 除根据飞行仪表保持和改变飞机状态外, 还有一个很重要条件就是飞行员通过飞机风挡与天地线的关系位置和舱外自然景物与飞行的关系位置判断和改变飞机状态。
2、主体状态是飞行员在飞行前遇到了某种不愉快的事情,可能产生消极情绪, 使活动能力减弱, 对飞机状态就可能缺乏正确的判断。还有的飞行员由于技术不熟练, 缺乏比较全面的飞行知识和技能, 特别是暗舱仪表技术掌握不牢, 在飞行中常常出现偏差, 而不能及时发现, 误认为飞机状态正常而产生错觉。在操纵动作粗猛, 注意力不能按要求进行分配和转移.在复杂气象和夜航飞行中, 如果没有按照仪表指示改变飞机状态, 而且动作粗猛, 没有及时地随着飞机状态的改变而调节注意的分配和转移, 往往也不能迅速地作出正确判断而产生错觉。当飞行员的飞行技术没有达到非常熟练和自动化的程度, 注意力分配易顾此失彼, 注意力的转移较慢。也容易使感知到的飞机状态与实际的飞机状态不一致.最后就是飞行员过于疲劳。飞行员由于长时间紧张飞行, 体力消耗很大, 大脑皮层机能下降, 兴奋与抑制失去平衡, 平衡机能变差, 也容易失去对正常状态的判断。
最后就是防止和克服错觉的几种措施如下:
1、要非常熟练地掌握飞行技术,特别是在进入复杂气象和夜航训练前, 打好暗舱仪表飞行技术基础, 养成按仪表指示判断飞机状态。仪表飞行要求注意力分配条理化, 操纵动作程序化.飞行员不但要掌握一般的动作要领, 而且要掌握大动作量的操纵要领, 学会改出复杂飞行状态.根据多年的训练经验, 只要仪表质量过了关, 复杂气象和夜航飞行可以防止错觉的产生, 即使产生了错觉也能及时克服。
2、飞行前保证飞行员休息好,使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始终处于良好平衡状态,保障各器官的良好机能,同时, 加强体育锻炼, 保证充足营养, 以提高各器官的机能。
3、培养飞行员的坚强意志,坚强的意志是飞行员自觉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任务的重要心理品质。飞行中一旦出现某种错觉, 就能沉着冷静地分析情况, 坚信自己的意志,以地平仪为主,结合其他仪表,综合做出判断,不凭自己的主观感觉操纵飞机。不少飞行员在坚强意志下克服困难,纠正错觉。
4.空中一旦产生了错觉,可以采取一些辅助办法消除它.如适当活动一下身体与地面通话,少量的改变一下飞机状态等.飞行员产生错觉时一定要及时报告地面指挥员, 以便得到帮助。
所以说,飞行员平时的训练就要把这些常常出现的问题都解决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人身安全。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在中职升学体系中,中职学考和职教高考常被考生混淆。其实两者虽有衔接,但定位、考核、用途截然不同,直接影响升学路径选择。本文从5大核心维度拆解差异,帮中职生和家长精准区分,避免备考走偏。
对于备战广东省高职高考(又称“3+证书”考试)的考生而言,精准掌握本地加分政策是提升录取概率的关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每年会发布专项加分政策,结合2025年最新要求,加分项聚焦特殊群体、技能竞赛、优秀表现三大维度,且有明确的申报规范。本文为考生梳理具体加分项目及实操要点。
“高职高考能加分吗?哪些情况可以享受到加分?”每年高职高考报名阶段,加分政策都是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焦点之一。事实上,各地针对高职高考(又称“3+证书”考试)均设有明确的加分政策,涵盖特殊群体、技能竞赛获奖等多个维度。
在综合素质评价填写中,专业与学校选择需结合自身适配性、规划逻辑及呈现重点,避免盲目填报。
在专升本志愿填报中,不少考生因无法准确识别 “联合培养” 专业,要么误报非联培专业错失实践资源,要么漏报联培专业错过低分升学机会。实际上,“专升本联合培养” 专业有明确的官方标注与信息来源,只需通过 “查渠道、看标注、核细节” 三步,就能精准识别。2026 年考生可按以下方法操作,避免志愿填报失误。
在专升本联合培养报考中,不少考生担心遇到 “企业订单绑定就业”“强制安排实习”“隐性额外收费” 等问题,影响学习体验与权益。实际上,这三类情况在联合培养中可能存在,但需区分 “政策允许的合理情形” 与 “违规侵权行为”,并非所有联合培养都有此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