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行员飞翔于蓝天白云之上是不少同学的梦想,也是飞机、旋翼机、滑翔机等的驾驶员。现在民航飞行员是民航事业的主力军,那么飞行员待遇怎么样?
一、民航飞行员工资待遇
1、从飞行院校毕业后,高中生和大学二年级毕业生飞行学员获大学本科学历、授学士学位,并任命为副连职军官;应届本科毕业生飞行学员,再授予军事学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任命为正连职军官。
2、部队飞行员工资=现役军官工资+飞行等级津贴+飞行小时津贴+其他补助组成。
3、飞行员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享有较高的政治待遇和社会荣誉。由于飞行工作的特殊需要,飞行人员除享受现役军官的待遇外,还按照有关规定享受飞行人员特有的待遇.享受航空飞行专业岗位津贴、空勤伙食、特种装具等待遇.
4、部队飞行员的妻子结婚即可随军(普通军官的妻子得到副营职)随军后优先安排住房和工作,只要符合现行政策的,还可以特招进入空军部队当军官(普通军官的妻子没有此待遇).单身的飞行员住飞行员公寓,房间设备齐全。部队飞行员的行政职务,根据飞行年限一般可由副连职逐步晋升为副师职,根据本人情况和工作需要,有的将培养成指挥员、管理人员,有的将成为科技高级人员,有的还将有幸成为航天员.为了保证飞行人员有强健的体魄,国家规定飞行人员享受全军最高伙食标准;每年可享受身体健康疗养一个月和安排探亲假一次;飞行人员的子女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凡符合军队院校招生条件的,优先录取到军队院校学习。
5、空军高级将领导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飞行员出身、加上飞行员都是万里挑一,在部队飞行员都是国宝级待遇。
二、国内三大航,国航,东航,南航
1、中国飞行员的70%都在这三大航空公司里,其中南航的工资会高一些,东航的最少.总的来说平均工资是,机长月收入差不多在5到8万,差距主要体现在是不是教员,航线等方面。副机长大约在2到3万的样子.比机长身份更高级的飞行教员,年薪在70万元至80万元,如果他们的飞行时间够长的话,年薪恐怕也要将近百万元了。
2、地方航空公司,比如海南航空,厦门航空约有20%的飞行员在这类航空公司,待遇平均被三大航空公司的要高2到3万.这类公司的体量小,不像三大航空公司规模庞大,运营成本要小很多,一线的飞行员能拿到的收入自然会高一些。
3、国内的航空公司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的差距也会比较大,但是不管怎么样,飞行员绝对是个高薪的行业。飞行员的培养成本很高,不少航空公司招聘机长时还会提供各种福利,包括住房,解决小孩上学,配偶工作的问题。
三、国内收入主要分三档
第一档:国内三大航(国航,东航,南航),这三大航构成中国飞行员的主体,这三大航中南航收入稍多,国航东航长期垫底,以2015年的平均水平来说机长月收入在五万到八万不等(是否教员,是否洲际,是否带飞模拟机或本场,是否有高原航线等造成收入不一)副驾驶月收入一万五到两万五不等。
第二档:各个地方公司,比如川航、厦航、海航……(藏航黑科技下面另外说) 这些公司体量小些,但是这几年发展非常快,人数占总比20%左右,他们机长月入在七万到十万,副驾驶在两万到四万。
第三档:新成立的民营小公司,包括祥鹏、吉祥、华夏、长龙、春秋、顺丰货运、圆通货运……这些公司虽然多,但是历史都不长,人也少,可能整个公司飞行员加起来还没有国航东航一个飞行中队人多。这些人是当代飞行员中的幸运儿,干同样的活拿更多的钱,机长年收入在130到150万之间,副驾驶40万到60万。
飞行学员自取得学籍之日起计算军龄,家庭享受军属待遇.婚后配偶即可随军,优先安排工作、分配住房;配偶符合条件的可特招入伍;子女参加地方高考,符合招飞院校招生条件的优先录取,这些都是飞行员待遇。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在专升本志愿填报中,不少考生因无法准确识别 “联合培养” 专业,要么误报非联培专业错失实践资源,要么漏报联培专业错过低分升学机会。实际上,“专升本联合培养” 专业有明确的官方标注与信息来源,只需通过 “查渠道、看标注、核细节” 三步,就能精准识别。2026 年考生可按以下方法操作,避免志愿填报失误。
在专升本联合培养报考中,不少考生担心遇到 “企业订单绑定就业”“强制安排实习”“隐性额外收费” 等问题,影响学习体验与权益。实际上,这三类情况在联合培养中可能存在,但需区分 “政策允许的合理情形” 与 “违规侵权行为”,并非所有联合培养都有此类问题。
通过专升本联合培养获得本科学历后,不少考生担心 “联培” 标签会影响后续考研、考公、考编,甚至误以为 “学历认可度低,报名会被拒”。实际上,联培升本属于全日制普通专升本范畴,学历效力与普通专升本完全一致,在考研、考公、考编中无额外限制,仅需满足各类考试的统一报考条件。
在专升本联合培养学习中,部分学生因 “专业兴趣不符”“家庭地域变动” 想转专业或转学,却担心 “联合培养模式特殊,调整无门”。实际上,这类调整并非完全不可行,但受 “省教育厅统筹政策”“校校合作协议” 双重约束,比普通专升本(非联合培养)更严格,且需所有合作主体一致同意。
在专升本联合培养报考中,学费收取标准是考生关注的实际问题 —— 不少人疑惑 “全程在专科上课,学费按专科收还是本科收?”“分段上课会不会两边收费?”。实际上,专升本联合培养学费有明确政策依据,无论培养地点在哪,均统一按合作本科院校的同专业学费标准收取,与专科院校学费无关,仅部分特殊情况有细微调整。
不少考生担心:专升本联合培养若两年都在专科院校上课,会错过本科院校的优质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师资),导致学习资源 “打折”。实际上,两年全程在专科上课的联合培养,资源并非 “绝对缩水”,而是 “适配性调整”—— 专科院校的实践资源更贴合需求,本科院校也会通过多种方式补充核心资源,关键看 “资源是否匹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