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1日,国新办举行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布会。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是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这次专业目录集中修订主要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用“四个紧盯”,紧盯产业链条、紧盯市场信号、紧盯技术前沿、紧盯民生需求。《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新版《目录》)调整幅度大,中职层次调整了61.1%,高职专科层次调整了56.4%,职教本科层次调整了260%,新设167个专业。总体从三方面服务对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第一,这次修订突出了“全”。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对接现代产业体系,用“三级”分类,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358个、高职专科层次744个,高职本科层次247个,全面覆盖国际通行的41个工业门类及我国最新发布的新职业。
第二,这次修订突出了“新”。深度对接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比如,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置了集成电路技术、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智能光电制造技术专业。对接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设置了婴幼儿托育服务和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现代家政管理、冰雪运动与管理等专业。
第三,这次修订突出了“特”。新版《目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第一次一体化设计了中职、高职专科层次,高职本科层次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逐级递进,课程深度逐层增加,人才定位有机衔接。
陈子季指出,下一步,将健全职业教育专业随着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一方面,指导省级教育部门结合区域高质量发展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另一方面,指导职业院校用好办学自主权,鼓励灵活设置专业。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在中职升学体系中,中职学考和职教高考常被考生混淆。其实两者虽有衔接,但定位、考核、用途截然不同,直接影响升学路径选择。本文从5大核心维度拆解差异,帮中职生和家长精准区分,避免备考走偏。
对于备战广东省高职高考(又称“3+证书”考试)的考生而言,精准掌握本地加分政策是提升录取概率的关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每年会发布专项加分政策,结合2025年最新要求,加分项聚焦特殊群体、技能竞赛、优秀表现三大维度,且有明确的申报规范。本文为考生梳理具体加分项目及实操要点。
“高职高考能加分吗?哪些情况可以享受到加分?”每年高职高考报名阶段,加分政策都是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焦点之一。事实上,各地针对高职高考(又称“3+证书”考试)均设有明确的加分政策,涵盖特殊群体、技能竞赛获奖等多个维度。
在综合素质评价填写中,专业与学校选择需结合自身适配性、规划逻辑及呈现重点,避免盲目填报。
在专升本志愿填报中,不少考生因无法准确识别 “联合培养” 专业,要么误报非联培专业错失实践资源,要么漏报联培专业错过低分升学机会。实际上,“专升本联合培养” 专业有明确的官方标注与信息来源,只需通过 “查渠道、看标注、核细节” 三步,就能精准识别。2026 年考生可按以下方法操作,避免志愿填报失误。
在专升本联合培养报考中,不少考生担心遇到 “企业订单绑定就业”“强制安排实习”“隐性额外收费” 等问题,影响学习体验与权益。实际上,这三类情况在联合培养中可能存在,但需区分 “政策允许的合理情形” 与 “违规侵权行为”,并非所有联合培养都有此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