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模式,新问题:
传统的文理分科:容易导致文科生“边缘化”和理科生“空心化”,所以新高考改革的方向是打破文理分科,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职业规划进行选科,于是“3+3”模式出现了。
新高考“3+3”模式:这种模式在实行过程中,有一个严重的Bug,那就是因为赋分制度不合理导致的“弃物理”现象,而且这种现象,无法弥补,并且越来越严重。
学生选科时存在的盲目行为
01.跟风式胡乱选择
这种情况是最多的,为什么很多学生扎堆选择理化生,尤其是物理,一方面选物理确实重要,因为这样大学专业几乎没有限制,但是如果物理成绩很不好呢?也还得选吗?实际情况就是有些物理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跟风选了。
02.靠感觉感性选择
也有不少学生完全跟着感觉走,自己感觉哪门学科学的还可以,成绩还不错就选了,其实人家这一门成绩好的更多,大部分都比你强。也有的同学自己比较自己的各科情况,认为其中某几科成绩相对其它科较好,于是就选了,而不是和别人比较。
03.靠兴趣爱好选择
有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个学科,或者喜欢某个老师,最终选了这门学科,上课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但是就是考不了高分。喜欢老师和你最终能考多少分是两码事,没有直接决定作用,所以选择的时候还是要慎重。
选科3因素缺一不可
从个人角度
a. 不同组合成绩
选择不同组合时的成绩,成为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分数可能受试卷难易度影响,排名可能受区域水平影响,知识掌握程度可能受主观因素影响,这3个方面需要综合来看,不能片面分析。
b. 职业倾向分析
性格及职业倾向的测评数据能为学生选科提供一些基本参考。
c. 个人兴趣爱好
学生首先考虑自己喜欢哪些学科,擅长哪些学科,但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特长往往难以发现。
d. 高校专业了解
学生要考虑自己将要选择的高校专业开设哪些课程、就业方向如何,特别是各个专业对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的限制。
e. 家庭成员职业
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的职业有时会对学生选择产生较大影响。
根据高校选考科目要求选科
根据规定,高校的各个专业将对选考科目提出要求(满足要求才能被录取)。因此,怎么选择科目,将直接决定考生将来填报志愿的选择面。要想有备无患,选科时必须认真研究高校选考科目要求。
根据高校招生录取计划选科
仅从个人、高校要求的角度选科也不能做到科学选科,因为每个高校和专业在本省的招生计划影响着考生的录取。有很多省外高校虽然在本省有招生,但仅限几个专业,这就需要考生对高校往年在本省的招生数据有全面了解。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学生选科时,要从个人、高校和本省实际招生计划数三个方面统筹考虑,缺一不可。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2025 年 6 月 19 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布了备受瞩目的「2026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此次排名涵盖了 106 个国家或地区的 1500 多所院校,规模空前。在这份极具影响力的榜单中,港澳高校凭借自身实力大放异彩,为内地学生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升学选择。
飞行驾照并非遥不可及的 “特权”,普通人通过系统规划和专业培训,同样能实现 “蓝天梦”。这里的 “自考飞行驾照” 并非完全自学,而是指个人自主规划、选择机构完成培训并考取执照的过程。
逐梦蓝天,成为翱翔天际的飞行员,是许多人心中炽热的理想。而踏上这条梦想之路的关键,便是选择一所优质的飞行学院。在全球范围内,众多声名远扬的飞行学院凭借卓越的教学质量、先进的教学设施以及丰富的实践机会,为怀揣飞行梦想的学子们提供了坚实的成长平台。
翱翔天际,驾驭钢铁雄鹰穿梭于云海之间,是许多人心中的梦想职业。若你怀揣着成为民航飞行员的壮志,那了解民航招飞学校便是逐梦路上的关键一步。国内有多所高校开设了飞行技术专业,为航空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人才。
飞行员是一个兼具专业性与使命感的职业,其职业发展呈现清晰的阶梯式成长轨迹,与执照等级、飞行经验、技能深度紧密关联。无论是通用航空领域还是民航运输领域,飞行员职业进阶都需要经历严格的培训、考核与经验积累。
在欧洲航空领域,飞行员执照由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统一监管,形成了标准化的执照体系,覆盖私人飞行、职业飞行、运动飞行等多个领域。了解 EASA 执照的分类及特点,对计划在欧洲学飞或从事航空相关工作的人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