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前景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业中心,国内装备制造业正处于由传统装备向先进制造装备转型的时期,特别是对于沿海的众多制造企业,由于用工成本不断提高,用工荒日益凸显,迫使企业采取方法应对,而用机器人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无疑是首选之一。
目前国内中职院校中,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才刚刚起步,从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维护、安装调试等岗位的人员主要来自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毕业生的二次培训,而且短期培训难以达到岗位要求,人才短缺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大量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技能型人才成为培养的当务之急。
在200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仅为3500台,到2013年时,这个数据跃升为100000多台。专家预计未来年均增速有望保持25%,两年内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25年基本达到自动化水平。众所周知像富士康、华为这样的高新科技企业,长安福特、比亚迪等汽车公司每年都在以大比例增长的速度引进机器人产品的使用。因此机器人制造和销售厂商需要大量制造、设计集成、安装调试、销售及技术服务工程师和技术员。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客户需求大量操作与维护、编程与调试、维修与保养等应用工程师。中职院校作为技能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培养出的机器人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未来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好的。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工业机器人操作、安装、调试、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及服务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中级技能型人才。
培养方式
设有工业机器人应用方向普通中专班,教学实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主要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机械基础、夹具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技术与plc、液压与气压传动、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搬运机器人编程与操作、铣削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维护与保养、焊接机器人编程与操作等。
师资力量
拥有高级技师 6名,技师3名,中、高级教师10人,有国家级大赛指导教师3人,省级大赛指导教师4人,实力雄厚的师资团队将引领孩子成长、成才。
实训设施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数量 |
1 | 自动焊系统 | 套 | 2 | 20 | 智能搬运系统 | 台 | 1 |
2 | 智能焊接训练器教师版 | 套 | 1 | 21 | 配套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及检测软件 | 节点 | 20 |
3 | 智能焊接训练器教学版 | 套 | 4 | 22 | 可编程控制器实训装置 | 台 | 1 |
4 | 气保焊逆变脉冲焊机(二氧) | 套 | 4 | 23 | 现代电工技术实训考核装置 | 台 | 1 |
5 | 水冷型TIGDC直流逆变(氩弧) | 套 | 4 | 24 | 电气装配实训考核装置 | 台 | 1 |
6 |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 台 | 8 | 25 | 电子实训工艺考核装置 | 台 | 1 |
7 | 手工焊机 | 台 | 8 | 26 | 现代电子综合实验系统 | 台 | 1 |
8 | (手工)钨极氩弧焊机 | 台 | 10 | 27 | 电机及变压器检修实训装置 | 台 | 1 |
9 | 半自动切割机 | 台 | 2 | 28 | 机械装调实训平台 | 台 | 1 |
10 | 割炬 | 台 | 8 | 29 | 液压气动实训台 | 台 | 1 |
11 | 铣削机器人系统 | 台 | 1 | 30 | 通用机电实训平台 | 台 | 1 |
12 | 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 | 节点 | 20 | 31 | 液压气动实训台 | 台 | 1 |
13 | AGV小车 | 台 | 1 | 32 | 钳工拆装平台 | 套 | 8 |
14 | 氩弧焊焊接机器人系统 | 套 | 2 | 33 | 钳工常用工具 | 宗 | 144 |
15 | 二氧焊焊接机器人系统 | 套 | 2 | 34 | 钳工实训工位 | 组 | 72 |
16 | 焊接机器人系统 | 台 | 1 | 35 | 移动龙门小型吊车 | 套 | 2 |
17 | 打磨、抛光机器人系统 | 台 | 1 | 36 | 摆放架 | 个 | 10 |
18 | 激光打标模块 | 台 | 1 | 37 | 电动叉车 | 台 | 1 |
19 | 智能成型系统 | 台 | 1 | 38 | 内燃平衡重式叉车 | 台 | 1 |
发展方向
威高集团、新北洋集团、三角集团等大型企业就业;可在第三年参加加工制造类高职升学考试,升入本科院校或专科院校继续深造;参加境外就业或出国留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