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二、入学要求三、基本学制四、专业培养目标推行多项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学生在毕业前,本专业毕业生至少应获取护士资格或相关岗位群(育婴师、按摩师、营养师、摧乳师等)中的一种对就业有实际帮助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护理专业的服务面向、毕业生就业部门、就业岗位以及职业(岗位)证书要求见表1所示。
表1 护理专业定位
服务面向 | 各医疗卫生、养老、社区服务、急救护理、健康体检等工作 |
就业部门 | 医院、养老院、社区医疗机构、中心血站、急救站、体检中心等单位 |
就业岗位 | 护士、护理员、急救员等 |
岗位证书 | 护士职业资格、养老护理员资格、医疗救护员资格 |
六、人才规格与质量标准1、职业人文素养(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依法实施护理任务。(4)具有较好的护患交流与医护团队合作能力。2、专业知识和技能(2)具有基础护理的理论知识,规范、熟练的护理操作能力。(4)具有病室和护理对象管理的基本能力。(6)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8)具有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并实施护理的能力。(10)具有特殊病情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护送转诊能力。具有急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操作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除颤仪等仪器的能力。具有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对社区常见慢性病和传染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与护理的能力。具有老年生理、心理、日常生活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对老年人进行自我保健指导的基本知识和能力。高职:护理、助产八、课程设置及要求
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基础(素质能力)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以及顶岗实习及单列实习实训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医学基础课程是针对学生基本医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专业技术基础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单项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顶岗实习主要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充分利用医院教育资源,引入“双导师制”,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强化职业岗位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单列实习、实训课程主要是构建真实工作过程或临床环境,提高学生的单项职业技能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23个,涵盖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学生在基地可以完成见习、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任务,各个基地都配备有兼职的实训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