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一年刚刚结束,学生们除了选择好的专业之后还要考虑到就业,那么2023年厦门空中乘务专业就业形势都有哪些?
厦门翔安机场预计2025年完工,福建省内还有福州机场二期等门户枢纽机场建设和武夷山机场迁建,积极推进泉州新机场和莆田、漳州军民合用机场前期工作,实施龙岩冠豸山机场扩能改造,加快建设平潭、东山、宁德通勤机场,以及福清、沙县等通用航空基地,福建省警用通航服务中心和森林航空护林站等项目,这意味着届时省内每个设区市都将拥有民航机场。这些发展使得福建地区民航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人才存在着大量和持续的需求。
以厦门航空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福建省内航空领域人才需求缺口非常大。厦航成立于1984年7月,是由中国民航局与福建省合作创办的中国首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营的航空公司,同时是世界三大航空联盟“天合联盟”成员。在国际航协240多家成员航空公司中,厦航的利润总额名列前20位,是国际少有、国内唯一连续31年(1987年至今)盈利的航空公司,是央企资本、省属国有资本和外省国有资本合作的典范。仅2018年,厦门航空招收的空乘人员数量就达到1500人。
二、社会需要
民航“十四五规划明确表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70个以上,比“十三五”末期增加30个以上。未来20年我国就需要民航类人才24万人,而如果以我国现在的民航发展水平计算则需要人才至少48万。可见航空企业每年需要航空服务专业人员数以万计,尤其是既有实际应用技能,又具有一定理论的空中乘务人才更加缺乏。这些都为航空服务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所以当前不仅是厦门,社会上对于空中乘务专业的人才需求都是极大的,就业形式目前来看还是不错的。有感兴趣的学生们可以填写信息来咨询报名吧!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第二学士学位值不值得读?” 是很多本科毕业生或职场新人纠结的问题:有人觉得 2 年时间成本太高,有人担心学历含金量,也有人想靠它实现职业转型。其实,第二学士学位并非 “人人必选”,但对特定人群而言,它能成为学历提升、职业破局的关键跳板,关键看是否匹配个人需求。
在学历提升与专业拓展的需求下,“第二学士学位” 和 “双学位” 常被混淆,甚至有人误以为是 “同一事物的不同叫法”。但事实上,两者在招生门槛、学历性质、学习模式等方面差异显着,对职业发展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随着信息传播载体不断迭代,“全媒体运营” 逐渐成为企业营销与内容传播的核心岗位。不少人好奇:全媒体运营主要是做什么的?其实,它并非单一的 “发内容” 工作,而是围绕多平台、全链路的综合运营,既要懂内容创作,也要会数据分析,还要能联动转化,是连接品牌与用户的关键角色。
在民航领域,成为一名飞行员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业理想。对于那些渴望在欧洲开启飞行求学之旅的自费学员而言,了解自费飞行员相关费用构成是迈向蓝天梦想的重要一步。欧洲的飞行培训资源丰富,不同国家和院校的收费标准因多种因素而存在显着差异。
在全球化航空体系中,英语作为通用沟通语言,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与航班运行效率。而 ICAO 英语等级考试,正是衡量航空从业人员(如飞行员、空中交通管制员)英语沟通能力的权威标准。无论是想进入国际航线工作,还是满足民航局的从业要求,通过 ICAO 英语等级考试都是必经之路。
在民航安全保障体系中,航空安全员与空中警察(简称 “空警”)都是守护航班安全的重要力量,但两者在职责定位、身份属性和准入标准上存在显着差异。不少从事航空安全员工作的人员,会考虑通过转型空警提升职业发展空间 —— 空警作为国家公务员编制,不仅享有更稳定的职业保障,还承担着更核心的空中执法职责。那么,从安全员转型为空警需要满足哪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