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岭南大学介绍
岭南大学(Lingnan University),简称“岭大”,诞生于1888年的广州,现为香港八大教资会资助的公立大学之一,亚洲博雅大学联盟创始成员,世界博雅院校联盟、京港大学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沪港大学联盟成员,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会员。岭大奉行博雅教育理念,在香港高教界独树一帜,2015年获《福布斯》评为亚洲十大顶尖博雅大学之一。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 2020」 中 ,岭南大学首次参与了此次评比,并在「优质教育」一项全球排名第二;管理学及工商管理学在2021年发布的“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301-400名。
香港岭南大学对应届内地高考生(包括复考生)采取自主独立招生的政策,并没有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统招),故不占高校志愿。有意报读的学生须直接向岭大提交网上入学申请。
香港岭南大学2021-2022年度全日制政府资助本科课程已于11月4日开始接受报名申请,逾期申请,恕不受理。本年度岭大计划录取约70名内地本科生,择优录取,文理兼收,不设省市限额。
申请资格
内地31个省(市、区)的应届高考生(包括复考生);
文理兼收,不设省市限额;
在体育、音乐或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突出表现者(例如于省级或以上运动比赛获奖),其入学申请亦可获考虑;
非应届内地高考生或持其他学历(如IB Diploma, SAT等)的学生可循国际招生通道递交入学申请,岭大将按其情况个别审批。
备注: ①根据大学本科课程有关规条,岭大将不会重新录取曾在入学前一年因学业成绩而遭退学的岭南大学学生。
②岭南大学2020年在国家教育部指定的31个省市中申请人数最踊跃的省市依序为山东、广东、及四川。
本科课程及招生模式
文学院:采用课程收生。
商学院:工商管理学士课程采用大类收生;工商管理学士 - 风险及保险管理及数据科学学士课程则以课程收生。
社会科学院:采用大类收生。
经大类收生入学的学生将由学院按机制安排入读相应的主修╱学科组别,详情请浏览各学院下列网页。
备注:2020年最多人数报读的岭大本科课程依序为工商管理(荣誉)学士课程、社会科学(荣誉)学士课程及岭南教育机构陈斌博士数据科学(荣誉)理学士课程。
面试
岭南大学个别课程或会于1月至6月期间邀请个别申请人进行早轮面试。未获邀请面试或未获有条件录取的申请人会于主轮获一并考虑。岭大暂定于2021年6月30日在北京、上海及广州举行主轮面试,详细地点及面试安排请留意岭南大学本科生网站。岭大面试以英语沟通,小组形式进行。面试的结果连同高考成绩将予以综合考虑,获录取同学将于7月上旬接获个别通知。
注意:由于申请者比较多,并非所有符合入学资格者均获邀参加面试。
录取标准
2021年国家统一高考成绩
英语水平
入学面试表现(如适用)
综合素质
择优录取
香港岭南大学会以申请人的实际高考成绩、报读课程志愿、英语水平、面试表现及配合相关课程的具体要求等综合素质,整体考虑,择优录取。
本科生费用及奖学金
2021-2022学年预计生活开支
岭南大学设有多项入学奖学金颁发予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包括全免学费、半免学费及定额奖学金,学生无须另行申请。岭南大学向申请人发出录取通知时,将一并通知申请人是否获颁奖学金及奖学金金额。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报考香港大学需要考雅思吗?澳门高校认不认托福成绩?高考英语130分能替代语言成绩吗?”在港澳升学咨询中,语言成绩要求是考生和家长的高频疑问。不少人因不明确规则盲目备考雅思,或因忽视语言要求错失申请机会。事实上,港澳高校对语言成绩的要求因“报考方式”“院校层次”“专业类型”差异显着,并非所有情况都需提交雅思/托福。
“提前申请了香港大学,高考后还能填内地985志愿吗?港澳高校发了录取通知,会不会影响内地统招提档?”这是港澳升学规划中,考生和家长最纠结的核心问题之一。不少人因担心“两者冲突”,在自主申请和内地统招间反复犹豫,甚至错失双线机会。事实上,港澳自主申请与内地高考统招并非“二选一”,但需掌握关键规则避免冲突。以下详解可行性、操作要点、风险规避及优化策略。
“报考香港中文大学要填高考志愿吗?香港大学需要提前申请还是等高考成绩出来?”在港澳升学规划中,“统招”和“自主申请”的区别是考生和家长最易混淆的核心问题。不少人因选错报考方式错失机会,或因重复申请导致流程混乱。事实上,港澳高校确实存在这两种主流报考路径,二者在申请时间、录取规则、适配人群上差异显着,选对路径能大幅提升录取成功率。
“高中拿了数学奥赛省二等奖,申请香港大学能加分吗?没有竞赛奖项是不是就没机会申港澳顶尖高校?”在港澳升学申请中,学科竞赛奖项的价值是考生和家长的高频疑问。不少人因“手握奖项不知如何发力”或“无奖项而焦虑”,实则学科竞赛对港澳高校申请的帮助并非“一刀切”,需结合奖项含金量、院校层次、申请模式综合判断。
“在香港大学读书,能去北京的互联网公司实习吗?港澳学生申请内地实习需要额外办手续吗?会不会因为不在内地读书而被歧视?”随着港澳与内地就业市场的融合,越来越多港澳高校学生开始关注内地实习机会。不少人因担心“身份限制”“信息闭塞”“流程复杂”等问题望而却步,实则港澳学生不仅能申请内地实习,还能享受专属政策支持,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申请路径和技巧。
“在澳门大学读大一,能转到香港大学吗?港澳高校之间转校需要重新参加高考吗?难度比转专业大多少?”随着港澳升学选择多元化,高校间转校问题逐渐进入考生视野。不少人因不了解转校规则,误将“转专业”与“转校”混淆,或因信息闭塞错失调整机会。事实上,港澳高校之间支持转校,但属于“特殊申请通道”,规则比转专业更严苛,需满足成绩、学分、专业适配等多重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