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姐面试一定会有小组讨论吗?”“性格内向不敢说话会被淘汰吗?”“抢当leader就能加分吗?”每年空乘招聘复试阶段,约35%的求职者因小组讨论环节发挥失常遗憾出局。实则并非所有航司都设该环节,且考察核心是“服务适配性”而非“口才强弱”,盲目抢话或沉默不语都易淘汰。本文结合国航、南航等10家航司流程,拆解小组讨论关键逻辑与通关技巧。
核心结论:70%航司设该环节,角色适配比口才更重要
小组讨论的设置与航司定位强相关:① 头部航司(国航、深航)100%设该环节,占复试评分40%;② 地方航司(川航、厦航)约60%设该环节,侧重团队协作;③ 低成本航司(春秋、吉祥)仅30%设该环节,更重效率;④ 外航(阿联酋、卡塔尔)必设该环节,全程英语交流。核心淘汰原因:沉默不语(35%)、强势抢话(28%)、逻辑混乱(22%),而精准定位角色者通过率超80%。
例如求职者小苏,面试南航时主动担任“记录者+总结者”,不抢话但精准提炼观点,最终得分第一;而小杨强行当leader,频繁打断他人发言,虽口才好仍被淘汰。
先搞清楚:哪些航司有小组讨论?流程如何?
1. 必设航司:头部航司+外航,流程规范
国航、南航、阿联酋航空等必设该环节,流程固定:① 分组:6-8人一组,随机分配(同组多为同批次求职者);② 审题:发放场景题(如“航班延误旅客聚集闹事”),阅读时间3-5分钟;③ 讨论:自由讨论10-15分钟,面试官全程观察不干预;④ 总结:推选1人总结发言3分钟,部分航司要求每人补充1分钟。
2. 选设航司:地方航司+低成本航司,场景灵活
川航、春秋航空等仅在招聘旺季设该环节,特点是:① 场景贴近地域或运营特色(如川航考“高原航班旅客不适处理”);② 时间紧凑(讨论8分钟+总结2分钟);③ 可能无单独总结者,要求每人简短表态。
3. 不设航司:小型航司,以单人问答替代
部分小型地方航司(如河北航空)因招聘规模小不设该环节,通过“单人情景模拟”考察协作能力,如让求职者模拟“与乘务长配合安抚旅客”。
小组讨论3大核心考察点,精准匹配不跑偏
1. 服务意识:能否站在旅客角度解决问题
面试官首要关注“服务思维”,如讨论“航班延误”时,只提“按规定执行”却不涉及“旅客情绪安抚”“餐饮补给”等细节,易被判定服务意识缺失。加分表现:主动提及“先给老人小孩发放温水”“用广播实时通报延误原因”。
2. 团队协作:能否融入集体,而非单打独斗
空乘工作需密切配合,面试中若频繁打断他人、否定他人观点或全程沉默,均会减分。加分表现:对他人观点表示“XX的建议很实用,我们可以补充XX细节”,或主动邀请沉默者“请问这位同学有什么想法?”
3. 应急逻辑:能否快速梳理解决方案
讨论场景多为应急事件,如“旅客突发疾病”“行李丢失纠纷”,面试官看求职者能否快速搭建“安抚-处置-善后”的逻辑框架。加分表现:开口先定调“我们先明确核心是保障旅客安全,分三步处理”,再展开细节。
5大通关技巧,不同角色适配不同性格
1. 角色定位:3类高性价比角色任选
① 协调者(适合外向善沟通者):把控讨论节奏,当出现争执时说“我们时间有限,先聚焦核心问题,再讨论细节”;② 记录者(适合细心者):快速记录他人观点,标注“重点1:安抚方式 重点2:信息通报”,总结时条理清晰;③ 细节补充者(适合内向者):不抢主导权,专注补充服务细节,如“我建议增加‘对旅客道歉并赠送小零食’的环节,提升体验”。
2. 开场破局:3句话抢占好感
讨论开始1分钟内开口,避免沉默:① 礼貌开场:“大家好,我是1号求职者,为了高效讨论,我建议先分配角色,再梳理思路”;② 锚定核心:“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安全+服务’,我们可以从这两个维度展开”;③ 邀请参与:“先请2号同学分享想法,我再补充,大家看可以吗?”
3. 表达技巧:“观点+案例+落地”公式
避免空泛表态,用公式强化说服力:如讨论“难缠旅客处理”时,可说“我认为要先共情(观点),比如上次我兼职时遇到旅客投诉,先道歉说‘我理解您的心情’(案例),再帮他联系负责人解决(落地),效果很好”。
4. 危机处理:3招应对突发状况
① 有人抢话:微笑说“您的观点很重要,我们先听其他人说完,再一起讨论,确保不遗漏想法”;② 无人发言:主动破冰“那我先抛砖引玉,说下我的初步想法,大家多补充”;③ 讨论跑偏:温和拉回“我们现在聊的有点偏题,回到题目中的‘航班延误2小时’场景,重点是怎么安抚旅客”。
5. 总结环节:黄金3分钟,亮点突出
若担任总结者,遵循“总-分-总”结构:① 总起:“感谢大家的讨论,我们针对‘航班延误’问题形成了3点方案”;② 分述:“第一,安抚情绪:给特殊旅客优先安排休息;第二,信息透明:每30分钟广播通报进展;第三,后续补偿:赠送里程或餐食券”;③ 收尾:“以上是我们的共识,也欢迎大家补充,谢谢面试官”。
不同航司适配策略,精准踩中得分点
1. 头部航司(国航、深航):重规范与逻辑
① 得分点:方案符合民航规范,如提及“参考《客舱服务手册》第X章”;② 避坑点:不提出激进方案(如“承诺全额退款”),强调“按航司规定执行”。
2. 地方航司(川航、厦航):重亲和力与地域特色
① 得分点:融入地域服务特色,如川航面试提“用四川话安抚本地旅客,更显亲切”;② 避坑点:避免冷漠表述,多提“耐心”“同理心”等关键词。
3. 外航(阿联酋、卡塔尔):重英语与跨文化意识
① 得分点:英语表达流畅,讨论中提“考虑不同国籍旅客的宗教习惯,如为穆斯林旅客准备清真餐”;② 避坑点:不用中式思维主导,多尊重他人观点,体现“跨文化协作”。
避坑提醒:3个致命误区
1. 误区:“当leader就能稳过”。错!航司反感“强势主导者”,若能力不足强行带队,易被判定“缺乏团队精神”,适合自己的角色才最佳。
2. 误区:“说得多就得分高”。错!无效发言(如重复他人观点、偏离主题)反而减分,1句有细节的观点比10句空泛的话更有用。
3. 误区:“内向就只能当背景板”。错!内向者可当“记录者”“细节补充者”,精准的记录和实用的细节建议,比盲目开口更易获认可。
总之,空姐面试小组讨论并非“口才比拼”,而是“服务素养+团队协作”的综合考察。明确自身优势选择适配角色,用“精准表达+细节落地”的思路参与讨论,无论性格内外向,都能脱颖而出。提前按不同航司风格模拟练习,更能大幅提升通过率。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空姐面试一定会有小组讨论吗?”“性格内向不敢说话会被淘汰吗?”“抢当leader就能加分吗?”每年空乘招聘复试阶段,约35%的求职者因小组讨论环节发挥失常遗憾出局。实则并非所有航司都设该环节,且考察核心是“服务适配性”而非“口才强弱”,盲目抢话或沉默不语都易淘汰。
“空姐面试淘汰率真的有80%吗?”“哪个环节刷人最狠?”“明明硬件达标怎么还被刷?”每年空乘招聘季,这些问题让超50%的求职者焦虑不已。数据显示,国内航司空姐面试整体淘汰率普遍在85%-90%,部分热门航司(如国航、南航)终审淘汰率也达30%。但淘汰并非随机,80%的淘汰集中在“初筛、复试、体检”三大环节。
“国航和春秋航空空姐面试一样吗?”“南航空姐面试更看重颜值还是能力?”“外航面试和国内航司差异大吗?”每年空乘招聘中,约22%的求职者因不了解航司面试风格盲目备考,明明硬件达标却遗憾淘汰。实则国内航司可清晰分为“严格专业派”“高效务实派”“亲和活力派”三类,外航更侧重“国际适配性”,掌握各风格核心逻辑才能精准通关。
“空姐面试必须展示才艺吗?”“只会唱歌跳舞能加分吗?”“没才艺会不会直接淘汰?”每年空乘招聘季,约18%的求职者因才艺问题纠结,有人花重金报才艺培训班,有人因无特长直接放弃。实则空姐面试中才艺并非“必选项”,而是“加分项”,且航司更青睐“贴合职业属性”的实用型才艺,盲目展示反而可能减分。
“空姐面试妆容要多浓?”“什么样的发型最显专业?”“穿裤子还是裙子更稳妥?”每年空乘招聘中,约25%的求职者因仪容仪表不符合航司调性被淘汰,多数人误将“精致”等同于“夸张”。实则空姐面试仪容仪表核心遵循“职业干练、淡雅得体、贴合航司气质”三大原则,妆容、发型、着装均有明确的加分标准。
“空姐面试要经过几轮?”“初筛和复试重点考什么?”“终审刷人率高吗?”每年空乘招聘季,这些问题困扰着超60%的求职者。实则空姐面试流程高度标准化,多数航司遵循“初筛→复试→体能测试→体检→终审”5大核心环节,每个环节考察重点截然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