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 年民航招飞工作已拉开帷幕,怀揣蓝天梦想的高三学子们,此时正是关键的冲刺阶段。明晰招飞时间节点与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是迈向飞行员职业的重要基石。
民航招飞时间线梳理
民航招飞工作一般在每年 9 月至 10 月陆续启动,不同航空公司和院校的具体时间安排虽略有差异,但整体流程较为一致。以 2025 年招飞工作作为参考,2026 年的时间节点大致如下:
报名开启(2025 年 9 月 - 10 月)
符合条件的考生需在中国民用航空招飞信息系统、微信小程序 “民航招飞考生平台” 或阳光高考 “民航招飞” 平台完成注册报名。在此期间,考生务必仔细阅读各招飞单位的招生简章,明确报考条件、招生计划及相关要求,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并选择报考志愿。例如,国航、东航、南航等大型航空公司,以及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院校的招飞信息,都能在上述平台中获取。
预选初检(2025 年 10 月 - 12 月)
报名成功后,考生将迎来预选初检。此环节主要对考生的身体基本条件进行初步筛查,包括身高、体重、视力、色觉、血压、听力等常规项目。部分招飞单位还会进行简单的英语测试和面试,以考察考生的英语水平和沟通能力。初检地点通常设在各地市指定学校或招飞工作站,考生需按照通知要求,携带身份证、招飞报名表等相关材料按时参加。
招飞体检鉴定(2026 年 1 月 - 3 月)
通过预选初检的考生,将进入更为严格的招飞体检鉴定阶段。这一阶段由民航专业体检机构负责,依据《民用航空招收飞行学生体格检查鉴定规范》,对考生进行全面细致的医学检查,涵盖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心电图、超声、X 光等多个项目。如在眼科检查中,对视力的要求颇为关键,一般需达到裸眼视力 C 字表 0.1(E 字表 4.0 左右)及以上,且屈光度、散光等指标也有明确限制;外科检查则关注考生的身体有无畸形、疤痕、纹身等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飞行职业心理学检测(2026 年 3 月 - 4 月)
该检测旨在评估考生是否具备从事飞行职业所需的心理素质,包括性格特征、心理承受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反应速度等。检测形式多样,有纸笔测试、电脑答题、心理访谈等。例如,通过一些模拟飞行场景的测试题,考察考生在复杂情境下的决策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只有心理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考生,才能继续参与后续选拔。
背景调查(2026 年 4 月 - 5 月)
招飞单位会对考生本人及其直系亲属进行背景调查,确保考生及其亲属无违法犯罪记录,政治历史清白,无不良社会关系。考生需配合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本人及父母的身份证、户口簿、无犯罪记录证明等。这一步骤是保障民航飞行安全的重要环节,任何隐瞒或虚假信息都可能导致招飞资格被取消。
高考及志愿填报(2026 年 6 月 - 7 月)
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按照各招飞单位的要求,在高考提前批次志愿中填报飞行技术专业。多数招飞单位对高考成绩有明确要求,一般高考总分不低于当地当年文化课总分的 60%,且英语单科成绩需达到 95 分及以上(满分 150 分制)。选考科目方面,大多要求为物理 + 化学。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整体成绩提升的同时,强化英语学习,确保满足招飞的成绩标准。
录取(2026 年 7 月 - 8 月)
招飞院校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体检结果、心理检测和背景调查情况,综合择优录取。录取结果将在相关招飞平台及各院校招生网站公布。被成功录取的考生,将收到录取通知书,正式开启民航飞行员的求学之路。
民航招飞规划建议
学业规划
从当下到高考,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至关重要。针对英语单科成绩要求,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如背诵一定数量的单词、进行英语听力和阅读理解训练。对于物理和化学学科,梳理知识体系,强化薄弱环节,多做真题和模拟题,提升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同时,保持其他学科的稳定,确保总分达到招飞录取分数线。
身体管理
在招飞体检前,保持规律作息,每日保证 8 小时以上睡眠,避免熬夜。坚持适度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提升身体素质,但要注意避免运动损伤。饮食上,均衡膳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BMI 通常在 18.5 - 24 之间)。此外,尤为关键的是保护视力,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多进行户外活动,定期检查视力,若有近视趋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心理调适
民航招飞选拔过程漫长且严格,考生易产生焦虑情绪。可通过与老师、家长沟通,参加心理辅导讲座等方式缓解压力。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等,丰富课余生活,调节心理状态。积极参加团队活动,锻炼沟通协作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为飞行职业心理学检测做好准备。
2026年民航招飞为有志青年提供了逐梦蓝天的舞台,精准把握时间节点,精心规划个人备考方案,以积极的心态和扎实的准备迎接选拔,方能离梦想更近一步,开启辉煌的民航飞行生涯。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飞行员体检(民航 Ⅰ 类体检)是职业准入的 “硬门槛”,因标准严格,不少人担心因视力、身高、色盲或伤疤问题被淘汰。本文结合民航局《民用航空人员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拆解体检核心标准,同时给出不合格情况的应对建议,帮你理性看待体检难关。
想报考飞行员专业,高考成绩是重要门槛。不少考生疑惑:飞行员专业文化课分数线到底多高?若分数不够,“自费学飞” 或 “大毕改” 能否成为备选路径?
飞行员面试不仅考察专业能力,更看重候选人的职业适配度与综合素质。不少考生因不清楚 “问什么”“怎么答” 错失机会 —— 面试常问哪些问题?自我介绍、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如何答才能打动考官?
在飞行员选拔中,心理测试是易被忽视却关键的环节,投射绘图、反应时、转椅等项目常让考生紧张 —— 这些测试刷人率高不高?会不会没明确理由就 “莫须有” 被刷?
想成为飞行员,除了身体和技术要求,政审(背景调查)是关键门槛。不少人疑惑:飞行员政审到底查几代亲属?家里旁系亲属有前科会不会影响自己?本文结合民航局《民用航空背景调查规定》,拆解政审范围与判定标准,消除常见认知误区。
想学飞却被 “费用” 和 “路径选择” 困住?不少人对学飞成本一知半解,也不清楚公司送培、自费、贷款哪种更适合自己。本文结合行业实际,拆解学飞费用构成,并对比三种主流路径的利弊,帮你做出适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