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为大家带来美国本科顶尖名校录取中的潜规则 --- 关于歧视亚裔的这个话题。 近年来,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宾大等顶尖名校在录取本科生歧视亚裔的问题闹得满城风雨,那么,这种情况会在新的申请季有改变吗?事实上,亚裔在申请美国顶尖大学的这种现状不会改变,其主要的原因如下:
原因之一:亚裔最优秀的群体是中国学生,直接威胁到美国在世界上霸主地位的也是中国,所以中美两国的贸易战会持续,矛盾不会很快缓解。美国会想方设法抑制中国的发展,美国政府不可能干预(或明显干预)美国顶尖大学,开放绿灯让更多的亚裔尤其是中国学生进入顶尖大学。
原因之二:哈佛大学包括很多美国顶尖大学在录取时候所谓的“歧视”已经存在很多年的时间,一旦取消,仅看学生成绩和标化录取,意味着亚裔学生在这个群体中的比例过大。我们可以看到,在没有采取所谓“歧视政策”的大学录取中,比如加州大学,造成亚裔比例偏高。一旦亚裔比例较大,美国那些上流社会、精英阶层的子女报考这所大学的比例就会有明显的降低,动摇美国私立大学的所谓“精英”的根基。美国顶尖大学不会采取真正的所谓“按贤取士”的态度。
原因之三:很难定义什么是“歧视”,中国地区申请者平时成绩和标化考试成绩都很高,尤其是数学和理科都很好,但文科普遍弱,通过推荐信、面试、课外活动列表、申请作文方面表现出来的个人品质不会特别精彩,并不符合美国大多数顶尖名校文理兼修的评估标准。 美国顶尖大学在过往录取国际学生的时候,虽然没有严格规定国际学生和中国学生的比例,但是录取的人数和比例都相对比较稳定,八所常春藤大学每年在中国地区大约300个录取通知书。二所谓的歧视潜规则,即使在中国国内的高考也有类似的政策,清华大学北京录取100人,在河南录取30人,北京考生也许600分就录取了,而在河南可能需要660分才能被录取。 因此,即使哈佛歧视案判决结果出来,或许对美国本土的亚裔学生申请有微弱的帮助,但和中国大陆地区的申请者也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中国大陆地区的申请者要申请到美国顶尖大学,本质上是在和同胞竞争,评估的指标包括: 自己所在学校多年来的录取情况; 评估自己学术在年级排名的情况; 标化在整体考中以及大学建议的标化或录取标化区间; 课外活动的竞争力指数;与大学的匹配度。
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美国顶尖大学不录或者少录中国大陆地区的学生,中国的强大使得美国未来的统治阶层必须了解中国,所以美国顶尖大学一定会录取一部分中国的优秀学生,让他们在大学期间相互学习和了解,包括大学对多元化(包括种族上的多元的需求),仍然会持续保持中国区录取的数量,当然,竞争肯定会持续提高,我们常说,机会始终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了解美国顶尖名校录取原则及趋势,通过科学的规划才能有机会收获更理性的Offer。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荷兰、法国、德国、西班牙、爱尔兰、北欧等欧洲 20 余国高校已把中国三年制大专纳入“学分豁免/插读/Top-up”体系,最快 1 年完成本科,总花费 7–15 万人民币,专升本学历可获中国教育部认证。
2025 年开始,澳门高校正式面向内地三年制大专生开放“专升本插班”通道:最快 2 年拿全日制荣誉学士学位,学历可获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且全程中文/中英双语授课可选,是英语基础一般、预算有限又想离家近的同学的性价比首选。
韩国高校普遍接受中国三年制大专生,通过“插班大三/大四”“中文授课一年制”“预科+硕士”三条路径,最快 1 年拿本科、2.5 年拿硕士,学历均获中国教育部认证,且无“专升本”字样。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韩国专升本”、“韩国专升硕”的途径。
2025 年起,日本文部科学省继续放宽对海外大专学历的审核口径,只要路径正确,内地三年制大专同样可以在 2~3 年内拿到日本正规学士学位,或在 3 年左右完成硕士(修士)学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日本专升本”、“日本专升硕”的方案。
在亚洲留学市场中,新加坡凭借 “英联邦教育体系、高学历认可度、双语环境优势” 成为专科生学历提升的优选目的地。无论是专升本还是专升硕,新加坡都以 “学制短、成本可控、毕业就业率高” 为特色,为专科生提供灵活的升学通道。
在留学成本日益攀升的当下,马来西亚凭借 “英联邦教育体系、高性价比费用、中英语境过渡” 等优势,成为专科生学历提升的宝藏目的地。无论是专升本还是专升硕,马来西亚都提供了灵活的衔接路径,学费仅为欧美国家的 1/3-1/2,且学历受中留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