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想报考地勤专业或求职地勤岗位的人,都会关心 “是否能接触飞机”“工作环境好不好” 这两个核心问题。其实地勤是机场及航司服务体系的核心岗位,部分岗位能直接接触飞机,工作环境整体规范舒适,但不同细分岗位的体验差异较大,下面结合真实工作场景详细拆解。
一、地勤工作会接触飞机吗?分岗位来看
地勤岗位涵盖旅客服务、安全保障、后勤支持等多个方向,是否接触飞机主要看具体岗位:
1. 直接接触飞机的地勤岗位
飞机监护岗:负责飞机起飞前、降落后的机身安全监护,全程在停机坪工作,直接面对飞机,需核对飞机信息、阻止无关人员靠近。
客梯车 / 廊桥操作岗:负责对接飞机舱门,搭建客梯车或操作廊桥,保障旅客上下机,工作时与飞机零距离接触。
行李装卸与配载岗:在停机坪完成行李、货物的装卸,需登上飞机货舱操作,直接接触飞机机身及相关设备。
机务辅助岗:协助机务工程师进行飞机简单检查、清洁等工作,需在机坪近距离接触飞机,配合完成基础保障。
2. 间接接触或不接触飞机的岗位
旅客服务类:值机、票务咨询、贵宾室接待、中转服务等,工作地点在机场航站楼内,仅能通过航站楼窗户看到飞机,不直接接触。
安全保障类:航站楼内安检、防爆检查等,聚焦旅客及随身物品安全,工作区域在航站楼,与飞机无直接接触。
后勤支持类:航司客服、机场运营调度、餐饮配餐管理等,多在办公区工作,仅需对接业务信息,不涉及飞机实体接触。
总之,直接接触飞机的岗位多在停机坪,需遵守严格的安全规范,比如穿反光背心、按指定路线行走、远离飞机发动机等。这类岗位对体力有一定要求,且需适应户外工作(部分地区需应对风吹日晒)。
二、地勤工作环境怎么样?从 4 个维度详解
1. 工作区域:室内为主,部分涉及户外
航站楼内岗位:值机、安检、贵宾室等岗位均在室内,空间宽敞、通风良好,配备中央空调,温度恒定(夏季 24-26℃,冬季 20-22℃),环境整洁规范。
停机坪岗位:飞机监护、行李装卸等岗位需在户外工作,受天气影响较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遇到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可能需调整工作节奏,但会配备专业防护装备(防晒服、防寒服、防滑鞋等)。
办公区岗位:运营调度、客服后台等,工作环境与普通写字楼类似,有独立办公位、会议区,设施完善,工作氛围相对安静。
2. 设施条件:硬件完善,保障到位
基础设施:机场作为交通枢纽,硬件设施齐全,航站楼内有员工休息室、饮水区、就餐区,部分机场还配备健身房、医务室等福利设施。
工作设备:值机岗位有专业值机系统、行李托运设备;安检岗位有 X 光检测仪、金属探测仪等;停机坪岗位配备专业装卸工具、安全警示设备,操作便捷且安全性高。
防护保障:户外岗位会发放反光背心、安全帽、防噪音耳罩等防护用品,部分机场为户外工作者提供高温补贴、防寒补贴,保障员工工作安全。
3. 工作氛围:规范有序,沟通频繁
管理模式:机场及航司管理严格,工作流程标准化,需遵守仪容仪表规范(如统一工装、淡妆上岗)、服务话术规范等,整体氛围严谨有序。
团队协作:地勤工作需多岗位配合(如值机与行李装卸对接、安检与航司调度沟通),团队协作需求强,同事间沟通频繁,工作氛围相对融洽。
旅客接触:直接面对旅客的岗位(值机、贵宾服务等)需保持耐心热情,应对旅客咨询、投诉等问题,工作中能接触到不同人群,沟通能力会快速提升。
4. 环境痛点:这些问题需提前知晓
通勤距离:多数机场远离市区,通勤时间较长(一线城市机场多需 1-2 小时车程),部分机场提供员工班车或住宿,可缓解通勤压力。
噪音影响:停机坪岗位需承受飞机起飞、降落时的噪音,虽有防噪音装备,但长期工作仍可能有不适感;航站楼内岗位噪音较小,仅高峰时段有旅客嘈杂声。
工作压力:高峰时段(春运、暑运、节假日)旅客流量暴增,值机、安检、停机坪等岗位需高效完成工作,压力较大;非高峰时段工作节奏相对平稳。
地勤工作并非都能接触飞机,核心看岗位选择 —— 想近距离接触飞机可选择停机坪相关岗位,偏好室内舒适环境可优先航站楼或办公区岗位。整体而言,地勤工作环境规范、设施完善,虽部分户外岗位存在天气、噪音等问题,但防护保障到位,适合注重工作稳定性、能适应规范管理的人群。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学飞机机电维修能亲手拆发动机吗?”“学校有真实飞机供实训吗?”“毕业前能去机场实地实习吗?”这是考生选专业时最关心的实践问题。实则实训课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机场实习更是院校标配,2023年数据显示,开设该专业的院校100%配备实训场地,85%与机场或航司有实习合作,学生大三平均实习时长达6个月,实习后留用率超40%。实践能力直接决定就业竞争力。
“身高不够170cm能学飞机机电维修吗?”“近视300度会不会影响就业?”“色弱能从事这个行业吗?”这是考生报考时高频咨询的身体条件问题。实则该专业对身高无统一硬性要求,视力标准分岗位差异化对待,2023年行业数据显示,因身高视力未达标被拒的求职者仅占3%,远低于资质不符的45%。能否报考就业,关键看“岗位类型+矫正后条件”,而非绝对身体指标。
“飞机机电维修专业就业率真的高吗?”“毕业能顺利进航司吗?”“会不会毕业就失业?”这是考生和家长选专业时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实则该专业是航空业“刚需型”人才培养基地,2023年全国平均就业率达92%,远超普通专业的76%,其中航司核心维修岗录取率达45%,第三方维修公司就业率更是高达98%。
“学飞机机电维修英语必须好吗?”“要过四级才能就业吗?”“英语差是不是学不了这个专业?”这是不少英语基础薄弱考生的核心顾虑。实则该专业对英语的要求“分场景、分阶段”,并非一刀切要求过级,日常维修聚焦“专业词汇+实用句型”,而非综合英语能力。2023年行业数据显示,65%的维修岗位要求“掌握专业英语”,但仅18%明确要求四六级,英语差者通过针对性学习完全能达标。
“学飞机机电维修要考哪些证?”“证书太贵,不考行不行?”“考了证书能涨工资吗?”这是从业者和学习者最关心的证书问题。在航空维修行业,证书绝非“敲门砖”那么简单——它是上岗的法定要求、晋升的核心依据,更是薪资分层的关键标尺。数据显示,持有CAAC核心执照的技师起薪比无证者高30%,晋升速度快2年。
“从没接触过机械,能学飞机机电维修吗?”“零基础会不会跟不上课程?”“没有技术基础毕业能找到工作吗?”这是零基础考生咨询该专业时最焦虑的问题。实则飞机机电维修专业本就是为“零起点”设计的技术学科,2023年国内该专业新生中42%是零基础,经过系统培养后就业率达85%,与有机械基础的学生持平。能否学会的关键在“教学模式”而非“初始基础”,找对方法零基础也能轻松入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