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报考代码:8622)是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具有近30年举办高职教育的历史,底蕴深厚。学校有4个教学院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师傅)为骨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开设专业28个,其中教育部专业服务产业重点建设专业、江西省省级特色专业各1个,江西省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专业2个,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个,教育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学校实训设施完备,建有校内实训基地5个,校外实训基地68个。
序号 | 招生专业 | 所在校区 | 计划数 |
1 | 环境艺术设计 | 青云谱校区 | 20 |
2 | 应用英语 | 青云谱校区 | 15 |
3 | 健康管理 | 青云谱校区 | 15 |
4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西湖校区 | 80 |
5 | 旅游管理 | 西湖校区 | 80 |
6 | 烹饪工艺与营养 | 西湖校区 | 80 |
7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 西湖校区 | 100 |
8 | 工程造价 | 西湖校区 | 30 |
9 | 电子商务 | 西湖校区 | 40 |
10 | 大数据与会计 | 西湖校区 | 40 |
11 | 网络营销与电商直播 | 西湖校区 | 30 |
12 | 市场营销 | 西湖校区 | 20 |
13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西湖校区 | 20 |
14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 西湖校区 | 20 |
15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西湖校区 | 20 |
计划合计 | 610 |
(一)招生对象
符合江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并已完成江西省2023年普通高考报名的考生。
(二)网上报考
3月7日9:00-9日17:00期间,考生自行登录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高职单招报考系统”报名。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报考代码:8622。
(一)考试内容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组建单招命题专家组,采取“文化素质+职业适应性”的考试评价方式。其中,文化素质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
(二)计分办法
1.文化素质满分为 200 分,职业适应性满分为 250 分,考试总分为 450 分。
2.学校高职单招录取执行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相关优惠政策。高考政策附加分按《江西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的实施方案》(赣招委字〔2019〕25 号)执行。
3.考生总成绩为考试总分加高考政策附加分。
(三)考试时间
1.考生于3月25日9:00-16:30到我校签订《承诺书》、领取准考证、确认考场。
2.考试时间为3月26日上午9:00-11:30。具体考场安排见准考证。
(一)录取原则
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根据招生计划数划定文化成绩最低控制线。专业安排时,依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即:按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检索考生专业志愿确定录取专业。对无法满足专业志愿的考生,若服从专业调剂,则由学校调剂到未录满的专业(含跨校区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考生总成绩相同则依次比较职业适应性成绩、文化成绩。同等条件下,依据考生特长及获得的技能证书和大赛获奖等级情况从高到低优先录取。
特别提醒: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单招专业分布在西湖校区和青云谱校区,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务必仔细确认各专业所在校区。
(二)录取安排
1.4月5日前,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并在学校网站公示。
2.4月12日前,在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网站公布正式录取的考生名单。
3.4月15日前,寄发录取通知书。
4.8月中旬,寄发新生报到须知。
(三)录取说明
1.通过江西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录取的考生,与参加统一高考录取的考生享受相同待遇。
2.考生经学校高职单招录取后,不能更改录取专业,也不再具有参加统一高考及录取资格。若拟录取的考生因自身原因放弃录取资格,由考生本人于4月7日前到学校填写《自动放弃录取资格申请表》,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取消录取资格。因个别考生放弃录取资格而产生的缺额,学校将按录取原则递补录取,直至计划额满为止。
3.高职单招录取的考生须参加所在县(区)考试中心统一组织的高考体检,入校后参加学校组织的身体条件复检。对体检和复检结论异常的新生,学校将依据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规定对其做调整专业或退学、休学等处理。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建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大学,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详情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安石路69号、迎宾北大道1356号
联系方式:0791-86587211
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四校基础上合并组建新江汉大学。2002年6月,学校整体搬迁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4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上海体育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简称“上体”,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体育类普通高等学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单位。学校入选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学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试点院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简称北体大,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的高等体育院校。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2001年调整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