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
公众号
  • 空乘专业公众号

    空乘专业公众号

  • 留学公众号

    留学公众号

  • 艺术教育公众号

    艺术教育公众号

  • 职业教育公众号

    职业教育公众号

电话
咨询时间:9:00 ~ 23:30
400咨询热线
  • 留学咨询热线留学咨询热线

    400-6666-588

  • 航空专业咨询热线航空专业咨询热线

    400-6028-090

  • 职业教育咨询热线职业教育咨询热线

    400-0035-665

  • 艺术专业咨询热线艺术专业咨询热线

    400-6608-211

长春财经学院院校简介

院校简介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0-06-22 15:20

学校领导

  

董事长

李树峰,男,汉族,MBA,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1987年毕业于吉林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历任长春市文教锅炉厂技术工艺科科长、副厂长、厂长,曾任长春市能源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执行院长,现任长春市文教锅炉集团公司董事长、长春财经学院董事长;
2011年被吉林省总工会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4年被授予吉林省劳动模范称号;
2014年被评为吉林省第十三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校长

金硕,男,汉族,教授。
197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留校任教;
1980-1981年 赴西藏拉萨师范学院援藏教学;
1991-1992年 赴英国西敏寺大学留学;
历任吉林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副主任(正处级)、校长助理、副校长等职务;
2003-2006年任长春税务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2006-2010年任长春税务学院党委书记;
2010-2014年任吉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现任教育部高校设置专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
2014年至今任长春财经学院校长,主管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

党委书记 / 督导专员

张建华,男,汉族,中共党员,吉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1991.07-1992.05任吉林财贸学院 院长办公室秘书;
1992.05-1997.04任长春税务学院 院长办公室秘书;
1997.04-2004.12任长春税务学院校报编辑,校报编辑部副主任、主任;
2004.12-2008.01任长春税务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2008.01-2011.09任长春税务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兼机关党委书记;
2011.09-2017.12任吉林财经大学纪委副书记兼纪检监察办公室主任;
2017.12-现在 任长春财经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

副校长

王占礼,男,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吉林省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全国高校制造自动化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
1983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工学院(现长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机制专业;
1992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
2007年获得吉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历任长春工业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校长助理)、党委统战部部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2018年4月任长春财经学院副校长,分管学校教学工作。

副校长

陈雪莹,女,汉族,副教授,长春市劳动模范。
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吉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1987-1989年中央党校管理专业学习;
2004-2017年任长春财经学院党委书记;
2018年任长春财经学院副校长(正校长级),分管学校人事、干部等工作。

常务副校长

刘忠,男,汉族,副教授。
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专业毕业,本科学历,工学学士学位。
2000年至今任长春财经学院常务副校长,分管学校行政、后勤、基建、安全保卫等工作。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刘成立,男,汉族,副教授,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
1984年7月-1997年9月任吉林省农机校教师;
1997年10月-2000年10月任长春市第五中等专业学校教师;
2000年11月-今任长春财经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分管学校学生、招生、就业、国际交流等工作;

副校长

于克林,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
1985年7月-1993年3月,三五零四工厂会计;
1993年3月-2005年8月,长春市文教锅炉厂副厂长;
2005年9月至今 长春财经学院副校长,分管资产、财务、采购等工作。

副校长 / 工会主席

田小虎,男,汉族,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现任长春财经学院副校长兼工会主席,分管科研、现代教育技术、图书、信息化建设等工作。

副校长 / 吉林省人力资源技师学院院长

常伟,男,汉族,副研究员,长春市十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1992年毕业于长春师范学院中文系;
1992-1998年历任长春市文教锅炉厂团总支书记、办公室主任、销售科长、劳资科长;
1998-2001年历任长春市可立尔太空水厂销售科长、厂长;
2001-2018年1月历任长春财经学院董事长助理、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基建处处长、人事处处长、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
2018年1月起任长春财经学院副校长兼吉林省人力资源技师学院院长。

副校长

敬然,女,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
长春财经学院“三星级教师”,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长春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 吉林省政治经济学会理事。
201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
2015年7月任长春财经学院经济学院院长;
2018年1月至今任长春财经学院副校长,分管学科建设、师培、高教研究等工作。


学校简介

基本情况

长春财经学院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88年由长春市文教锅炉厂创办“长春市能源职业学校”;1994年成立“长春市第五中等专业学校”;2000年与长春税务学院合作举办“长春税务学院信息经济学院”,2004年1月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长春财经学院。学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兼顾法、文、工等学科协调发展。开设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税收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法学、英语、日语共24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1000人。

办学条件

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67万平方米,总建筑3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余万元。新建27000平方米的数字化图书馆为学校地标式建筑,馆藏纸质图书119万余册,电子图书140余万种,形成了以经济管理类为主,计算机、外语和法学等学科专业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馆藏体系;新建8000平方米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采用目前国内外领先的华为虚拟化桌面云技术,通过虚拟仿真环境下的专业实训与跨专业综合实训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打造了一个完整的、高规格的、全天候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共计15个实训室,可以满足24个专业开展课程实训和专业实训。目前在吉林省高校中首屈一指,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获批吉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建600平方米吉林省第一家钱币博物馆,共展出古今钱币800余套。钱币博物馆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脉络,体会中国货币文化的深邃内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历史教育资源平台和经济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基地。新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最佳的咨询、培训、服务、指导、孵化平台。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被吉林省人社厅评为“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是首批长春市高校“先进创业就业工作站”。

办学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秉承“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服务,师生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遵循“博学厚德,自强不息”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内涵发展,特色办学、质量立校”的办学原则,践行“一三五十百”发展战略,落实“改革、创新、整改、提高”八字方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依托,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培育积淀办学特色;坚持依法治校、专家治学、民主管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办学特色

突出财经类专业优势,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校企合作共建金恒学院、华为学院、春雪学院、吉广传媒学院、阿里巴巴产业学院等特色学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共建课程体系、实践育人体系,形成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同时,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人格品德教育与个性才华培养并重,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通。立德树人,因材施教,注重素质,全面发展。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突出、岗位适应能力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师资队伍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学校名师云集,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高校设置专家、评估专家、学科领军人才、省模范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实施海外博士培养计划,为青年教师学历提升创造条件。一批以博士、在读博士为骨干的青年教师茁壮成长。2017年青年教师参加吉林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获得人文社科课程组冠军,2018年作为全国唯一一名民办高校教师参加全国青年教师讲课大赛荣获三等奖,2018年青年教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现有专任教师555人,其中:副教授以上25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35“双师型”教师140人,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

教学科研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建设一批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省级在线课,成为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2018年,金融学、物流管理和经济统计学专业获批省特色高水平建设专业,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易专业在本科高校专业综合评价中分别被评A级和B级,荣获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6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9项,获省第十五届优秀高教科研成果奖40项,位居全省民办高校首位。坚持科研服务地方,学校“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获批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七十余项,在《管理世界》、《税务研究》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一千余篇,发明专利及出版专著三十余项,完成高质量咨询报告五十余份,多次承办中外学术论坛,扩大了学校竞争力和影响力。学校经吉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获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先后与吉林财经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联合培养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门类,会计学、工商管理、金融学、法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校办学迈上新的台阶。

 

国际交流

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我校成为国际大学校长联合会成员。先后与美国、英国、捷克、韩国、日本等国家十余所大学进行校际交流活动。与捷克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学、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合作举办(1+3+2)本硕连读班,四批近200名学生赴捷美留学。捷克总统泽曼为该项目题词祝愿,并在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前夕,与我校留学生们交流座谈;习近平主席访捷期间接见了我校留学生代表;受该项目影响,中国在捷克孔子学院总部落户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学,孙春兰副总理前往揭牌,中捷美三校合作办学前景广阔。已有世界五百强企业提前预定我校国际班学生。学校还与泰国博仁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签署了本升硕合作协议书,多名毕业学生赴泰国、日本攻读硕士学位。

招生就业

学校面向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多年来在省内民办高校录取分数线一直位居前三甲。学校已为社会培养15届共26000余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通过校政企深度融合,校内外实习实训及校内外各种招聘活动,多渠道拓展就业渠道,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提供用人岗位促进毕业生就业。学生因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考研、出国、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银行、国有企业等高质量就业比例逐年提高。培养的财经类人才,活跃在大江南北。立足基层,扎根行业,支援边疆,成为区域经济建设的栋梁,在各行各业,展现长财校友的风采。

社会声誉

办学以来,学校践行“一三五十百”发展战略, 历经转设更名、合格评估、转型发展,学校办学条件日益完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国际交流成效显著,社会声誉显著提高。2013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满意度网络实名调查中,取得了综合满意度位列全国独立学院第5名,吉林省独立学院第1名;教学质量满意度位列全国独立学院第1名,全国财经类院校第1名的可喜成绩。2019年在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最新排名中,学校在全国民办高校位列第23名,全国财经类民办高校位列第3位,跻身中国一流民办大学行列。学校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振兴吉林和服务地方经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奋斗目标

2018年学校迎来30周年华诞。30周年校庆既是展示长春财经学院历史发展成就的重要时机,也是总结经验、再创辉煌的崭新起点。学校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并实施“内涵建设、战略发展三年规划(2019-2021)”,从2021-2030年,用十年时间,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继续加大办学投入,完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力量,提升学科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现代化大学办学优质条件,在建校40周年的时候,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进入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前列;从2030-2040年,再用十年时间,追求卓越,在建校50周年的时候,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财经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民办大学”,并更名为长春财经大学。

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擎天树街58号  

   编:130122

招生咨询电话:0431-84551458(兼传真)  0431-84512713

学校网址: http://www.ccufe.com

周边环境

    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吉林省省会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53万平方米,总建筑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7.2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0余万元,在校生近万人。

    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长春市东南部,成立于1995年8月,原名为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2006年3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更名为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2011年初,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转型更名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区下辖玉潭、新湖、新立城3个整建制镇,净月、永兴2个街道办事处,拥有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长春汽车文化园和净月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新立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区域面积478.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50平方公里,城市配套区65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0万。

    净月高新区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净月高新区是长春市的生态核心区,拥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林水面积243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51%,东部有净月潭国家5A级森林公园,南部有新立湖国家水利风景区,西部有长春的母亲河—伊通河,形成了“三面环林水、一面接主城”的生态体系格局。通过不断优化和放大生态资源,将自然生态要素引入城市,大力实施“东林西进”、“南水北连”,区域整体森林覆盖率达到67.2%,营造了“水域绿野”的生态空间,是中国北方城市中不可复制的宜居、宜游、宜业的风水宝地。

    净月高新区科技人文要素内涵丰富。净月高新区拥有最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拥有15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18万人,占全市的42.7%、全省的36.3%,占比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开发区中居于首位;优先聚集了8个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机构、12个国家科技研发平台、147个省部级研发服务平台,全区一线科研人员总数近4万人,承担着软件信息、汽车电子、现代农业、生命科学等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项目2000余项。特别是晋升国家高新区以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快速突破,美国微软公司成功入区,联合软通动力、启明信息共同组建了微软全球首家汽车行业创新中心;与软通动力达成合作意向,建设面向东北亚的软件研发及服务外包中心;与上海绿地集团合作建设东北亚地区超大型科技孵化项目;通过535人才计划,储备海外高层次人才600人,国内外专家1300人。

    净月高新区产业定位优质高端。围绕建设长春市高端产业集聚区的目标,以产业“特色化、聚集化、高端化”为原则,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文化产业,聚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三大产业“融合共生、互动发展”的产业体系。2013年全区营业总收入实现1653亿元,在全国105家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57位,在2012年晋级的17家国家高新区中名列第2位。地区生产总值57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92.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达到1 : 30.4 : 68.2。净月高新区先后被评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广告创意示范园区、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媒体产业化基地、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净月高新区区域品牌享誉中外。净月区坚持“生态资源产业化、产业运营品牌化”,成功打造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区域品牌。连续举办了十届瓦萨国际越野滑雪节,规模盛况享誉欧洲;建设了中国第一家滑雪博物馆,在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永久承办了中国长春农博会,成为中国农博领域的第一金字招牌。净月潭森林公园、伪满皇宫博物院双双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长影世纪城、省科技文化馆荟萃了省内最高端的科技文化博览资源,香港和黄、深圳万科、北京远洋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地产纷纷入驻,德国大陆电子、日本丸红、荷兰TNT、法国佛吉亚等世界500强企业争相入区。净月高新区已经成为吉林省吸引外资、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城市名片”。

    按照净月高新区发展规划,未来5—8年,净月高新区将围绕“创新型生态城”战略的实施,建设“一城、一区、一高地”(净月生态城、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国家科技创新高地),构建“一核、三带、九园”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一核即打造“东北亚总部基地”,三带即建设东部生态旅游休闲带、中部城市功能服务带和西部新兴产业带,九园即光电信息产业园、动漫创意产业园、启明软件园、影视文化产业园、现代物流园、大学科技园、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园、健康服务产业园和欧陆风情园),把净月高新区打造成长春市南部最亮丽、最有现代特质、最具人文气息的创新型生态城,长春市、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深度旅游的目的地、时尚生活的聚集地,未来长春市最有效益、最有前景、最有潜力的地方。


通讯地址

地址: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擎天树街58号 邮编:130122

联系电话

0431-84512713;0431-84551458
上一篇:飞行员执照有几种? 下一篇:2024年空乘专业专科的大学哪些?
咨询咨询
快速咨询
育人TOP

上学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