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高等学校。学校位于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古河东的运城市,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滨水而立,湖光水色,林荫幽径,白鹭翩飞,天际辽阔,是一座典型的亲水护绿、美丽灵动的生态人文校园。
学校是国家级煤矿安全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技能大赛赛务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国职业教育实践基地”,清华大学“中国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研究中心共建基地”,运城市先进制造业职教集团牵头单位。
学校秉承“做学合一,厚实融通”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学生未来为本,以教育品质为根,以人格素养为重,以技术传创为主”的办学理念;实施人文、职业、技能“三大素养”培育体系,立足运城、服务山西、面向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乃至全国,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坚定朝着开放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大学目标迈进。
学校总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校内现有实验实训室95个,校外实训基地164个。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投资2亿多元洋溢着科学人文气息的现代一流开放式图书馆建筑,环窗望水,视野空阔,内藏纸质图书58.12万册,是一个经典的湖景读书圣地。
学校牢固树立教师是“第一资源”观念,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54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8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13%;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33人(其中正高49人),占比37.57%;“双师型”教师200人,占比56.50%;兼职教师13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8.42%。
学校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势,并注重对外交流工作,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协同发展、协同育人的紧密合作关系,同时与台湾圣约翰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训、实习、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学校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成一座总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近120亩、能够全面反映我国大型现代化矿井技术装备水平的教学矿井,为国内首创。该基地已申报国家专利19项,并成为全国煤炭行业和院校的技能大赛基地,2016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中国规模最大的教学矿井”称号。教学矿井与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安煤科院、常州煤科院等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教学科研项目合作;同时也为全国煤炭类院校提供实习服务。
近五年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项249个,其中国家级奖项41个。教师承担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63项;获得专利133项,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出版教材96部,发表论文784篇,核心刊物发表49篇。
学院主页:www.ycptu.edu.cn
学院地址:山西省运城市学苑北路2555号
乘车路线:市内乘7路、13路、14路、15路、25路公交车可直达;高铁乘7路、14路公交车可直达。
联系电话:0359-2439000 2439999 2367000 2367999
学院简介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山西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国家统招高校(学院代码:14226)。附设宏源工业技术学校为学院中专部(招生代码:31431)。
学院规划宏伟,聘请清华、同济等著名大学建筑大师规划设计,采用国际最新技术,高起点、高规格进行建设,现代化科学环保节能的教学大楼、学生公寓楼、综合生活服务大楼、超大型体育场等一应俱全,占地3000亩、投资10亿元、发展规模2—3万人,堪称全省一流。是省政府2002年批准立项的运城市“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是重点建设的高职教育基地和高等职业教育试验示范区,被国家科技部、建设部评为国家级重大科技支撑项目示范园区。
学院管理严格、依法治校。由知名教育家原运城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杨宗礼教授任书记;由来自北京的中国高职院校管理专家、京城名校长王图强先生任院长;近百名管理干部来自全国各高校,均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面向全国聘请专家、学者组成一支雄厚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83名,其中来自北京、西安、南京、天津、深圳、辽宁、太原等地的教授、副教授50多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0余名。
学院设施先进。院内实验实训室有电子实训室、机械基础实验室等31座;院内实验基地有矿山机电维修车间、金工及数控车间等3座,总投资8000万元。
学院办学理念先进,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校企合作,“做学合一、厚实融通”,特别注重技能培养,毕业生工作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凡矿山类合格毕业生,由宏源煤业集团优先安排就业;有机食品科技学院学生订单培养;其他专业合格毕业生由学校面向全国安排就业。我院2009届152名毕业生分别在苏州、西安、临汾、运城等地已全部顺利就业。
学院作为运城市政府着重打造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承载着为运城市及中西部地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担,为此将按照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要求,在省市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向“中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高职院校的目标快速迈进。
学院以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确保每位学生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