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怀化市人民政府主管、省教育厅管理教育业务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于2018年12月28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复设立,2019年5月22日通过国家教育部备案。建设基础为始创于1936年的湖南省芷江民族师范学校。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2014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21年被评为“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2021年被评为湖南省“节水型高校”称号;2021年被命名为“湖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
二级学院 | 专业 | 学制 | 专业组别 | 计划人数 | 学费(元/年) |
学前教育学院 | 早期教育 | 三年 | 专业组一 | 50 | 3500 |
学前教育 | 三年 | 405 | 3500 | ||
小学教育学院 | 小学教育 | 三年 | 105 | 3500 | |
文理综合学院 | 小学语文教育 | 三年 | 专业组二 | 50 | 3500 |
小学数学教育 | 三年 | 20 | 3500 | ||
小学科学教育 | 三年 | 50 | 3500 | ||
小学英语教育 | 三年 | 专业组三 | 30 | 3500 | |
现代教育技术 | 三年 | 专业组四 | 22 | 3500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三年 | 50 | 4600 | ||
体育教育 | 三年 | 专业组五 | 20 | 4600 | |
艺术学院 | 美术教育 | 三年 | 专业组六 | 50 | 4400 |
音乐教育 | 三年 | 专业组七 | 15 | 4400 | |
音乐表演 | 三年 | 30 | 7500 | ||
退役军人考生招生计划17人,专业由考生在上述专业中任选。 | |||||
合计 | 897 |
为符合我省2023年普通高考(含对口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并已参加高考报名的人员。其中退役军人须经户籍所在县(市、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进行认定或资格审核,报考时提供资格证明材料。
1.报考时间:2023年2月21日8:00开始至2月28日18:00结束。
2.报考方式:网上报考。考生可登录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综合信息平台或“潇湘高考”APP填报报考志愿信息。
3.志愿填报:因职业技能测试内容不同,填报我校志愿的考生允许在专业组一、二、四、七中选2个专业顺序志愿,并表明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同组内专业调剂),其它组别只能填报1个专业。在报名系统中多填专业无效。设专业服从志愿,欢迎第一志愿报考我校。
4.报名费缴纳:按照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官网《2023年单招考试缴费指南》进行缴费,标准为80元/生(依据湘发改价费〔2016〕668号文件),未在规定时间内缴费者视为放弃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考试,不予安排考场。
第一志愿考生缴费时间为:3月1日—5日17:00;
第二志愿考生缴费时间为:4月1日—3日17:00。
5.准考证打印:在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官网上打印《准考证》,熟知考试安排。
第一志愿考生打印时间为:3月10日前;
第二志愿考生打印时间为:4月7日前。
6.退役军人资格证明材料提交:2023年2月27日16:00前完成资格审核,携带本人身份证、湖南省2023年高职单招报名身份界定表及相应资格证明材料到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就业指导处办公室办理资格确认手续。不能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的考生只能以普通往届生身份报考。
7.免试对象和办法:
(1)根据国家高职扩招及退役军人工作有关精神,退役军人考生可免予文化素质测试,根据培养要求组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测试,依据测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2)根据教育部政策规定,在世界技能组织主办的“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中国国家代表队选手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中职在校生,应届毕业当年可保送就读;在校学习期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及“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中职应届毕业生,可免试推荐到对口专业就读。
(3)在校学习期间获“湖南省职业技能大赛”“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三等奖的中职应届毕业生,报考获奖赛项对口专业可免予职业技能测试。其中获得二等奖的学生可按技能测试成绩满分计入综合成绩;获得三等奖的学生可按技能测试成绩满分的80%计入综合成绩,也可选择参加学校组织的技能测试取得测试成绩,取两项成绩的较高分数计入综合成绩。
1、考试时间
第一志愿考生考试时间:3月12日
第二志愿考生考试时间:4月8日
2、考试科目
(1)文化素质测试(占总分60%)
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直接使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数外三门成绩为文化成绩;往届普高毕业生、应往届中职生:由学校组织文化考试,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及高中教育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科目知识,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总分300分。
(2)职业技能测试(占总分40%)
职业技能测试分面试和非面试两部分进行,两部分测试的成绩之和为职业技能测试总成绩。其中,面试考察考生综合素质及基本情况,满分10分;非面试考察考生职业技能,满分90分。非面试考察各专业要求如下:
专业组一.报考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的考生非面试环节主要考察考生的个人技能展示,从器乐演奏、歌曲演唱、形体展示、讲故事、朗诵、绘画及其他表演项目中任选二项进行展示。
专业组二.报考小学语文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科学教育专业的考生非面试环节主要考察考生的即兴演讲、三笔字、特长展示。
专业组三.报考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考生非面试环节主要考察考生的英语自我介绍、英语语篇诵读、英语口语交流等。
专业组四.报考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考生非面试环节是通过上机操作,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字录入、Windows7、图文编排、电子表格、信息浏览及常用工具软件使用。
专业组五.报考体育教育专业的考生非面试环节主要考察考生的专项技能测试和体育综合测试。
专业组六.报考美术教育专业的考生非面试环节主要考察考生的素描、色彩。
专业组七.报考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专业的考生非面试环节主要考察考生的主专业能力展示、音乐基本素养。
3、算分细则
(1)应届普高毕业生最终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数外成绩之和÷3)×60%+职业技能测试成绩×40%。
(2)往届普高毕业生、应往届职高生最终成绩=(学校组织的文化考试成绩之和÷3)×60%+职业技能测试成绩×40%。
(3)退役军人考生最终成绩=职业技能测试成绩×100%。
1、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年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格按考生“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测试综合成绩,分专业、分类别择优录取。
2、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根据人才选拔要求,自行确定文化素质成绩或职业技能成绩的合格标准,对于文化素质或职业技能测试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
3、按照院校志愿优先原则,考生先参加第一志愿院校的考试和录取,第一志愿未录取的考生可参加本人第二志愿高职院校组织的考试和录取。
4、按照各类别考生计划安排及考生报考情况,分别划定分专业(类)录取控制分数线。遇到总分相同的情况,按语文、数学、英语顺序比较单科成绩,择优录取。
5、经与考生有效沟通后确定各类别的拟录取考生名单,在此过程中,对放弃录取资格或空缺的计划,按从高分到低分原则,从同一组别考生中依顺序递补录取考生。
6、第一志愿报考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考生录取结束后,若仍有部分专业有剩余招生计划,将向社会公布有缺额的专业及计划数,并针对第二志愿填报了我校有缺额的专业(或填报了服从专业调剂)且未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的考生组织考试和录取。第二志愿各类别分专业招生计划的确定原则、考试要求及录取规则等与第一志愿的相关规定一致。
7、对各类别录取分数线和拟录取考生名单等信息进行公开公示,拟录取名单在学校官网上公示7日,公示无异议后,将拟录取名单等数据报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备案,由省教育考试院办理录取手续。
8、在全省单招录取工作结束后,通过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官网公布单独招生录取信息,并用邮政特快专递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
详情 >学校地址:湖南省怀化市中方荆坪社区
联系方式:0745-2830270
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四校基础上合并组建新江汉大学。2002年6月,学校整体搬迁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4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上海体育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简称“上体”,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体育类普通高等学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单位。学校入选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学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试点院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简称北体大,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的高等体育院校。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2001年调整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