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11年3月,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 “中南有色金属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 “湖南省文明高校”。学院位于长株潭融城核心区株洲(湖南)职教城,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学院占地300余亩,总投资6亿元,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建有教学实验室65个,实验实训设备总价值约4000余万元,与中国铝业、江西铜业、二十三冶建设集团等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建立了4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覆盖学院所有专业。学院建有标准的田径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
按照湖南省教育厅有关规定,经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决定申报2023年高职单招计划1800人,并在单独招生计划中单列退役军人考生和体育特长考生的招生计划分别20人。
专业组 | 系部 | 专业名称 | 学制 | 专业计划 | 学费(元/年) | 备注 |
专业组一 (B1类考生任选专业组) |
资源环境系 | 环境工程技术 | 3年 | 54 | 4600 | C类体育特长生和D类退役军人单招计划各20个,考生可在单招专业内任选适合自己的专业填报;该两类生源录取后不单独分班,与其他类生源采取同样的集中全日制教学进行管理。 |
分析检验技术 | 3年 | 150 | 4600 | |||
矿物加工技术 | 3年 | 84 | 4600 | |||
工程地质勘查 | 3年 | 84 | 4600 | |||
矿山智能开采技术 | 3年 | 84 | 4600 | |||
冶金材料系 | 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 | 3年 | 84 | 4600 | ||
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 | 3年 | 126 | 4600 | |||
储能材料技术 | 3年 | 126 | 4600 | |||
稀土材料技术 | 3年 | 36 | 4600 | |||
建筑工程系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3年 | 42 | 4600 | ||
建筑工程技术 | 3年 | 150 | 4600 | |||
工程造价 | 3年 | 42 | 4600 | |||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 3年 | 24 | 4600 | |||
工程测量技术 | 3年 | 42 | 4600 | |||
机电工程系 | 数控技术 | 3年 | 30 | 4600 | ||
智能焊接技术 | 3年 | 30 | 4600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3年 | 204 | 4600 | |||
智能控制技术 | 3年 | 120 | 4600 | |||
专业组二 (B2类考生任选专业组) |
经济管理系 | 大数据与会计 | 3年 | 120 | 3500 |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 3年 | 96 | 3500 | |||
国际商务 | 3年 | 72 | 3500 |
说明:
1、高职单招考试结束后,学院将以参考人数为基数,按各类别考生录取率基本相同的原则,再分别确定各类别考生的计划数。
2、应届普通高中毕业考生(使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有效成绩)可填报所有单独招生专业,职业院校对口考生建议填报对口或者相近专业,但不限制对口类别。
按国家招生管理规定录取并取得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学籍的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符合毕(结)业条件者,颁发相应学历证书,并报湖南省教育厅电子注册。
颁发学历证书学院名称: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证书种类: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专科毕业证书。
符合湖南省2023年普通高考(含对口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并已参加高考报名的考生。
根据生源特征及报考专业方向,将考生分为A、B、C、D四类,其中B类分为B1、B2类。
1、A类计划招生范围。招收取得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资格,且具有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有效成绩的应届高中毕业考生。
2、B类计划招生范围。
B1类计划招生范围。招收取得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资格的中职考生和往届普通高中考生及同等学力考生(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有效成绩不全的应届普通高中考生)。该类考生必须是志愿就读我院资源环境系、冶金材料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各专业。
B2类计划招生范围。招收取得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资格的中职考生和往届普通高中考生及同等学力考生(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有效成绩不全的应届普通高中考生)。该类考生必须是志愿就读我院经济管理系各专业。
3、C类计划招生范围。招收取得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资格,具有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跆拳道、体育舞蹈类等八个项目体育特长,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考生:
(1)具有国家二级(含)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
(2)高中阶段参加了省、市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组织的体育比赛,获相应招生项目省级及以上前八名或市级比赛前六名,以获奖证书、秩序册和比赛成绩册为准。
4、D类计划招生范围。招收取得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资格,持有退出现役证或转业证的退役军人。
根据全省统一安排,高职单招报考设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考生可选择1-2所院校报考。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在完成第一志愿考生考试、录取后,如有剩余计划,再组织第二志愿报考我院且未被第一志愿录取考生考试和录取。特此提醒考生注意,欢迎考生第一志愿报考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1、A类、C类、D类考生可在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专业内任选适合自己的专业填报,并注明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录取严格按志愿顺序进行。
2、B1类考生只能在专业组一,即资源环境系、冶金材料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单招专业内任选适合自己的专业填报,并注明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录取严格按志愿顺序进行。
3、B2类考生只能在专业组二,即经济管理系单招专业内任选适合自己的专业填报,并注明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录取严格按志愿顺序进行。
4、若B类考生兼报了专业组一、专业组二的专业,则以第一专业志愿所在专业组为准,跨专业组专业无效。
志愿填报特别提示
为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自身条件不符合用人单位招聘要求的考生请慎重填报。学院招生各专业对口服务用人单位的特别招聘要求主要有:
1、所有资源环境系、冶金材料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各专业要求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无听力障碍,无高度近视,双眼矫正视力不低于5.0;
2、矿山智能开采技术专业、工程地质勘查专业对应的企业岗位要求男生;
3、国际商务专业对应的企业岗位要求英语成绩较好。
报名方式:考生可登录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综合信息平台或“潇湘高考”APP填报报考信息。
报名时间:全省高职单招统一报考和填报志愿时间为2023年2月21日--2月28日。
单招考试费:按省物价局文件标准80元/人,报名后请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招生导航”—“单招缴费”进行缴纳。
1、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的考生:缴费时间为2023年2月23日-3月2日,2月23日之后报名的考生,须在报名成功后的第二天方可缴纳考试费。未在规定时间缴纳考试费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
2、第二志愿报考我院的考生:缴费时间为2023年3月28日-4月2日。未在规定时间缴纳考试费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
打印准考证和考试时间
1、资格审查通过且已缴纳考试费的第一志愿考生:B类、C类考生于2023年3月9日-10日到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微信公众号线上办理信息确认、打印准考证,2023年3月11日考试;A类、D类考生于2023年3月10-11日到我院微信公众号线上办理信息确认、打印准考证,2023年3月12日考试。
2、第一志愿考生考试录取完后如有剩余录取计划,再组织资格审查通过且已缴纳考试费第二志愿报考我院且未被第一志愿录取考生考试和录取。A类、B类、C类、D类考生于2023年4月6日-7日到我院微信公众号线上办理信息确认、打印准考证,2023年4月8日考试。
1、C类、D类考生须在报名结束前,将相关证书(含证明材料、报名身份审核表)扫描或拍照后,压缩成一个文档(以“姓名”+“联系电话”命名)发送到指定的邮箱,同时带相关证书(含证明材料、报名身份审核表)原件到学院招生就业处查验。确保所发邮件能在2023年2月28日24时前收到,相关证书(含证明材料、报名身份审核表)原件须在2023年2月28日17时前交到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查验,如因未按时按要求发送邮件和带相关证书(含证明材料、报名身份审核表)原件到学院招生就业处查验造成资格审查未通过,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2、报名结束后,学院将组织资格审查组对照公布的报名条件,按考生选报的类别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的考生方能参加相应考试,不合格的考生取消参加我院单招考试资格。资格审查结果于2023年3月5日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信息网上公示。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将本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原则,按照国家教育考试相关规定,在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的指导和监督下组织单独招生考试的命题、组考与评卷工作。
1、考试方式
(1)A类考生文化素质测试直接使用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中语文、数学两科原始成绩;B类、C类考生文化素质测试主要考查高中阶段语文、数学基础科目知识,采用闭卷笔试形式;D类考生免予文化素质测试。
(2)A类、B类、D类考生参加职业技能测试,主要考查考生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基础、职业适应性、职业潜能、职业心理等内容,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3)C类考生由学院组织进行体育专项测试,专项测试成绩作为职业技能测试成绩。
2、考试地点:文化素质测试、职业技能测试及体育专项测试均在我院进行。
3、考试内容
(1)文化素质测试满分为200分,其中语文100分、数学100分。
(2)职业技能测试满分为200分,其中职业心理测试50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基础、职业适应性、职业潜能等知识测试150分。
(3)体育专项测试满分为200分,其中身体素质测试100分、专项测试100分。
4、成绩的计算
(1)A类、B类、C类考生综合成绩满分为400分,D类考生综合成绩满分为200分。
(2)A类考生综合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语文、数学两科原始成绩之和+职业技能测试成绩。
(3)B类考生综合成绩=文化测试成绩+职业技能测试成绩。
(4)C类考生综合成绩=文化测试成绩+体育专项测试成绩。
(5)D类考生综合成绩=职业技能测试成绩(免文化测试)
1、免试直接录取:根据教育部政策规定,在世界技能组织主办的“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中国国家代表队选手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中职在校应届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及“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中职应届毕业生,可免试录取到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对口专业就读。申请免试录取的考生须于2023年2月28日24时前将相关证明材料原件交学院招生就业处审核。
2、职业技能特长生免技能测试:在校学习期间获“湖南省职业技能大赛”“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三等奖的中职应届毕业生,报考获奖赛项对口专业可免予职业技能测试。其中获得二等奖的学生可按技能测试成绩满分计入综合成绩;获得三等奖的学生可按技能测试成绩满分的80%计入综合成绩,也可选择参加学校组织的技能测试取得测试成绩,取两项成绩的较高分数计入综合成绩。申请免技能测试的考生须于2023年2月28日24时前将相关证明材料原件交学院招生就业处审核。
根据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和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的相关要求,按公平竞争、公开选拨、公开透明录取的原则进行录取。根据招生计划和生源类别,依据报考专业志愿,按考生的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录取类别顺序为D类、C类、A类、B类。其中C类、D类计划只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的考生,如第一志愿未录满,则剩余计划转为A类、B类计划,再按一二志愿分别录取A、B类考生。
1、A类、B1类、B2类考生综合成绩排名(从高到低)在该类单招录取计划总数的1.6倍范围外的,不予录取; A类、B类、D类考生的职业技能测试中的职业心理测试低于30分的,不予录取。
2、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将根据各类考生的综合成绩,按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根据各专业计划数分类别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同分时,按文化成绩排序,文化成绩也同分时,按文化成绩中的语文、数学成绩排序录取。
3、学院在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时会与考生进行有效沟通,请考生在报名时留下有效联系方式并保持畅通。因联系方式错误、失效或无法联系而影响录取,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4、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将根据各专业录取情况,分批次公布拟录取名单,在公示期内,拟录取考生需办理录取确认手续,如未按时办理,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各专业空缺计划,根据考生专业志愿顺序,按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顺序递补录取考生,递补录取名单另行公示。如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参考考生成绩、所报专业倾向等调剂到其它按专业志愿优先未能录取满额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
5、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的考生录取结束后,若仍有部分专业有剩余招生计划,将向社会公布有缺额的专业及计划数,并针对第二志愿填报了我校有缺额的专业(或填报了服从专业调剂)且未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的考生组织考试和录取。第二志愿各类别分专业招生计划的确定原则、考试要求及录取规则等与第一志愿的相关规定一致。
6、A类考生只能在A类计划专业中调剂专业录取;B1类考生只能在B1类计划专业中调剂专业录取;B2类考生只能在B2类计划专业中调剂专业录取。
学校地址:湖南省株洲市云龙示范区职教大学城盘龙路88号
联系方式:0731-22713079
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四校基础上合并组建新江汉大学。2002年6月,学校整体搬迁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4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上海体育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简称“上体”,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体育类普通高等学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单位。学校入选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学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试点院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简称北体大,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的高等体育院校。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2001年调整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