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由益阳市人民政府举办主管的全日制公办高等院校(教育部备案编号:13808,在湘招生代码:4743)。学校紧临迎风桥交通枢纽长张高速出口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学校校园面积531.86亩,建筑面积17.6万多平方米,总资产3.5亿元。在岗教职工451人(不含合作办学单位教职工121人),其中教授6人,副高职称86人,博士及博士后3人,硕士129人(含在职研究生),有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11人,国内访问学者6人,双师型教师207人。开设33个专业,现有在校学生11121人。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总计划2000,占总计划的比例57.14%,招生专业29个(所有专业均不限招生科类,即物理类、历史类、职高对口类考生均可报考)。
(一)普通应往届考生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
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招生计划 | 学费标准(元) |
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 | 船舶工程技术 | 460501 | 50 | 4600 |
游艇设计与制造 | 460508 | 30 | 4600 | |
智能焊接技术 | 460110 | 60 | 4600 |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460113 | 60 | 4600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460301 | 110 | 4600 |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460305 | 60 | 4600 | |
现代商务学院 | 电子商务 | 530701 | 60 | 3500 |
农村电子商务 | 530705 | 50 | 3500 | |
移动商务 | 530703 | 50 | 3500 | |
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 | 530704 | 30 | 3850 | |
数字媒体技术 | 510204 | 75 | 5060 | |
动漫制作技术 | 510215 | 75 | 9000 | |
现代农业学院 | 现代农业技术(智慧农业方向) | 410103 | 20 | 3000 |
园艺技术 | 410105 | 20 | 3000 | |
园林技术 | 410202 | 35 | 3000 | |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 | 410114 | 30 | 3000 | |
畜牧兽医 | 410303 | 30 | 3000 | |
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装饰设计方向) | 550106 | 55 | 7500 | |
环境艺术设计 (室外景观设计与施工方向) | 550106 | 80 | 7500 | |
经济管理学院 | 大数据与会计 | 530302 | 90 | 3500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 530301 | 40 | 3500 | |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 590302 | 35 | 3500 | |
汽车工程学院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 460701 | 100 | 5060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460702 | 100 | 4600 |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500211 | 70 | 4600 |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 460704 | 35 | 4600 |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510101 | 60 | 4600 |
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业网络方向) | 510202 | 60 | 8580 | |
华为云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510201 | 25 | 4600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510202 | 25 | 8580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UI设计方向) |
510202 | 80 | 8580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方向) |
510202 | 80 | 8580 | |
软件技术 | 510203 | 60 | 7800 | |
软件技术(三维交互方向) | 510203 | 110 | 7800 |
(二)社会人员(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和企业在岗人员)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
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招生计划 | 学费标准(元) |
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460301 | 20 | 4600 |
现代商务学院 | 农村电子商务 | 530705 | 15 | 3500 |
现代农业学院 | 现代农业技术(智慧农业方向) | 410103 | 15 | 3000 |
1、报名对象:符合我省2023年普通高考(含对口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并已参加高考报名的人员。
2、报名时间:2023年2月21日-2月28日。
3、报名方式:网上报名。考生可登录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综合信息平台或“潇湘高考”APP填报报考信息。
4、专业志愿设置:设2个专业顺序志愿(多填无效),设专业服从志愿。
5、社会人员资格证明材料提交:2023年3月10日前携带本人身份证、湖南省2023年高职单招报名身份界定表及相应资格证明材料到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办公室办理资格确认手续。不能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的考生只能以普通往届生身份报考。需提供的证明材料要求如下:
(1)农民工:半年以上职工社保缴费记录、劳动用工合同、劳动用工备案信息、半年以上用工单位工资发放记录,上述四项情形一项以上证明材料。
(2)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
(3)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4)企业在岗人员:半年以上工资发放流水或社保缴费记录。
6、报名费缴纳:2023年3月2日—4日(第一志愿考生)、2023年3月30日-31日(第二志愿考生),通过微信支付方式自助缴纳报名费80元。缴费流程详见学校单独招生网。
7、准考证打印:2023年3月9日—10日(第一志愿考生)、2023年4月6日-7日(第二志愿考生),具体方法详见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网。【无法通过自助方式完成缴费或准考证打印的考生,可于2023年3月11日(第一志愿考生)、2023年4月7日(第二志愿考生)上午9:00前携带本人身份证到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办公室现场办理】
(一)考试科目安排及总成绩计算办法
1、普通应往届、职高对口类考生:
(1)具有湖南省普通高中有效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以下简称一类考生),需参加我院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
一类考生单招总成绩计算办法为:考生总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语文+数学+外语)+职业技能测试成绩。
(2)不具有湖南省普通高中有效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普通高中、职高对口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考生(以下简称二类考生),需参加我院组织的“文化素质测试”和“职业技能测试”。
“文化素质测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采用闭卷笔试形式,由学校选聘命题组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及高中教育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科目知识等有关内容,根据高职特点和学校实际制定单独招生考试大纲,参照高考命题的各项要求组织命题。
二类考生单招总成绩计算办法为:考生总成绩=文化素质测试成绩+职业技能测试成绩。
2、社会人员考生:
符合报名条件的社会人员考生(以下简称三类考生),需参加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 “职业技能测试”,单招总成绩为职业技能测试成绩。
(二)考试时间安排
考试安排 | 考试时间 | 考试科目 |
第一志愿 | 2023年3月11日-12日 | 文化素质测试(二类考生) |
职业技能测试(所有考生) | ||
第二志愿 | 2023年4月8日-9日 | 文化素质测试(二类考生) |
职业技能测试(所有考生) |
备注:1、第一志愿考试时间为2023年3月11日-12日;如我校未完成单招计划,则组织填报我校第二志愿且未被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进行考试,考试时间为2023年4月8日-9日。
2、文化测试时量120分钟,总分300分;技能测试时量90分钟,总分200分;具体以准考证时间为准。
3、如因疫情等原因确需调整考试时间将另行通知。
1、学校依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2、当出现多名考生单招总成绩同分时,分别按职业技能测试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或文化素质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
3、根据参考情况,分别划定一类考生、二类考生及三类考生三个类别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4、一、二类考生,依次按院校志愿、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根据考生单招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各专业招生计划数择优录取;一、二类考生的录取率原则上保持一致。
5、三类考生,依次按院校志愿优先、单招总成绩优先的原则,按考生第一报考专业录取。
6、第一志愿报考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的考生录取结束后,若仍有部分专业有剩余招生计划,将向社会公布有缺额的专业及计划数,并针对第二志愿填报了我校有缺额的专业(或填报了服从专业调剂)且未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的考生组织考试和录取。第二志愿各类别分专业招生计划的确定原则、考试要求及录取规则等与第一志愿的相关规定一致。
7、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将取消考生录取资格:
(1)填报虚假高考报名信息;
(2)有缺考或舞弊、代考等行为;
(3)未按要求办理拟录取确认手续。
8、正式录取名单以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备案通过的为准。
9、单招录取的学生不得参加本年度统一高考和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考试。单招录取的学生不得转学,特殊情况需转专业的,需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规定在本校当年单招专业范围内转换。
学校地址: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迎风桥镇新塘村1号
联系方式:0737-4624888
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四校基础上合并组建新江汉大学。2002年6月,学校整体搬迁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4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上海体育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简称“上体”,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体育类普通高等学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单位。学校入选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学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试点院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简称北体大,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的高等体育院校。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2001年调整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