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是2005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是山东省单独招生试点院校、山东省“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院校、山东省学分制管理试点院校、本科助学自考试点院校、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学校、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工赋学堂”项目建设学校。先后获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人社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2023年单独招生(普通类)计划为800人,单独招生(退役军人类)计划为40人,综合评价招生计划为200人。学制3年。最终招生专业计划以教育厅公布为准。
计划类型 | 专业名称 | 春季高考专业类别 | 计划数 | 学费(元/年) |
单独招生普通类 | 建筑工程技术(订单培养,与天元建设合作) | 04建筑 | 370 | 5000 |
建筑设计 | 04建筑 | 10 | 5000 |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04建筑 | 10 | 5000 |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 20护理 | 20 | 5000 | |
护理 | 20护理 | 30 | 5000 | |
药学 | 19药学 | 10 | 5000 | |
中药学 | 19药学 | 5 | 5000 | |
药品经营与管理 | 19药学 | 5 | 5000 | |
康复治疗技术 | 18医学技术 | 5 | 5000 | |
口腔医学技术 | 18医学技术 | 5 | 5000 | |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 20护理 | 10 | 5000 | |
旅游管理 | 27旅游管理 | 15 | 5000 | |
金融服务与管理 | 21财税 | 10 | 4800 | |
现代物流管理 | 25物流管理 | 10 | 4800 | |
智能焊接技术 | 05机械制造 | 20 | 5000 | |
数控技术 | 05机械制造 | 30 | 5000 |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07机电技术 | 30 | 5000 | |
智能控制技术 | 07机电技术 | 30 | 5000 | |
无人机应用技术 | 07机电技术 | 20 | 5000 |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订单培养,与山东富纳合作) | 07机电技术 | 50 | 5000 |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13车辆维修 | 30 | 5000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17软件与应用技术 | 30 | 5000 | |
大数据技术 | 17软件与应用技术 | 5 | 5000 |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17软件与应用技术 | 5 | 5000 | |
数字媒体技术 | 15数字媒体 | 30 | 5000 |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10电子技术 | 5 | 5000 | |
单独招生退役军人类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只招退役士兵) | 00不限 | 20 | 学费资助按照相关政策执行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只招退役士兵) | 00不限 | 20 | ||
综合评价招生普通类 | 建筑设计 | —— | 10 | 5000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 | 10 | 5000 |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 —— | 20 | 5000 | |
护理 | —— | 10 | 5000 | |
药学 | —— | 10 | 5000 | |
中药学 | —— | 5 | 5000 | |
药品经营与管理 | —— | 5 | 5000 | |
康复治疗技术 | —— | 5 | 5000 | |
口腔医学技术 | —— | 5 | 5000 | |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 —— | 10 | 5000 | |
旅游管理 | —— | 10 | 5000 | |
金融服务与管理 | —— | 15 | 4800 | |
现代物流管理 | —— | 10 | 4800 | |
数控技术 | —— | 10 | 5000 |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 | 10 | 5000 | |
智能控制技术 | —— | 10 | 5000 | |
无人机应用技术 | —— | 10 | 5000 |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 | 10 | 5000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 5 | 5000 | |
大数据技术 | —— | 5 | 5000 |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 | 5 | 5000 | |
数字媒体技术 | —— | 5 | 5000 |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 | 5 | 5000 |
单独招生:面向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开展,社会人员报考应取得高中阶段教育毕业证书或具有同等学力。
综合评价招生:面向我省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开展。
根据相关行业实习就业要求,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不招收经手术处理仍有明显纹身瘢痕的学生。
2023年2月6日—2月10日: 参加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登录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招生平台选报高校和专业。 其中,参加单独招生的考生须根据春季高考报考的专业类别选报专业,选报专业对应的专业类别应与本人春季高考报考的专业类别一致。 报名时考生要了解有关招生政策,必须准确地填写高考考生号(14位,以2337开头)及学院要求的相关信息。 选择“ 13390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并填报专业志愿, 考生可以填报2个专业志愿,请在山东省教育厅统一规定时间内报名。
考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
1.单独招生(普通类)。 采取“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的考试方式。 总分为430分,专业技能测试成绩230分,文化素质考试成绩200分,均以原始成绩计入总分。文化素质考试时间为2023年2月27日9:00至11:00,方式为闭卷笔试。
专业技能测试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组织,考生参加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组织的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招生专业技能测试,按考生实际得分计入总分。 春季高考技能测试时间及具体要求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另文下达。
2.单独招生(退役军人类)。 不参加文化素质考试与专业技能测试,参加由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组织的面试。 面试时间为: 2023年2月27日。 2月27日8:00前凭枣庄科技职业学院2023年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考试准考证及身份证原件到学院指定地点集合参与抽签并面试,具体安排请随时关注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招生信息网。
3.综合评价招生。 采取“综合素质评价+素质测试”的方式进行。 总分为430分,综合素质评价成绩230分,素质测试成绩200分,均以原始成绩计入总分。
综合素质评价根据报考本校考生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含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成绩),并依据有关信息对学生进行评价。
素质测试时间为2023年2月27日9:00至11:00,方式为闭卷笔试。
按公平、公正的原则,分类择优录取。 单独招生(普通类)考生需要参加文化素质测试和专业技能测试方可被录取,有任意一门缺考或成绩为零的不予录取; 单独招生(退役军人类)需要参加面试方可被录取; 综合评价招生考生需要参加素质测试方可被录取。 单独招生不跨专业类别录取。文化素质测试成绩小于60分不予录取。 所有专业划定最低录取控制线,低于控制线的考生不予录取。 录取控制线上的考生,按以下规则录取:
1、所有考生按照考生类型及其报考的第一志愿,依据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
第一类专业:护理、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录取控制线上的考生,按第一志愿专业按总成绩按计划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录满为止。 如果有多名考生成绩和最低录取控制线分数相同,按本条中“总分相同录取原则”录取。 未被录取考生按第二志愿或调剂志愿录取。 如报考人数不足计划数,剩余招生计划调入第二类专业使用。
第二类专业: 第一类专业以外的专业。 先录取控制线上的第二类专业考生,根据考生报考情况调整专业计划,按照第一专业志愿录取。
第一志愿未被第一类专业录取的考生按第二志愿及调剂志愿录取,如不服从调剂不予录取,如总计划已满不予录取。
2、总分相同录取原则: 如考生总分相同按照如下原则进行录取,单独招生按照专业技能测试成绩、语文成绩、数学成绩、英语成绩的顺序优先录取单科分数高的考生。 综合评价招生按照高中阶段综合素质档案评议成绩、语文成绩、数学成绩、英语成绩的顺序优先录取单科分数高的考生。
学校通过奖、贷、助、补、 免等多种资 助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奖助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等资助项目。 资助条件和标准由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按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5部门《山东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鲁财科教〔2020〕15号)以及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与普通高考统一录取的考生的入学报到时间相同,报到时办理入学手续。 新生入校后,所有考生均须参加由学校组织的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和入学资格复查,如发现伪造材料取得报考资格者、冒名顶替者或体检舞弊及其他舞弊者,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清退。 在校期间参加全国及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或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且获得县、区以上劳动模范(含同等荣誉)称号并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学历的在职在岗人员,可直接向学校提出录取申请,经学校同意并公示无异议后,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审核,办理录取手续,考生直接进入学校学习。
在校期间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符合毕业条件者,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
学校地址:山东省滕州市学院东路888号
联系方式:0632-5650569
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四校基础上合并组建新江汉大学。2002年6月,学校整体搬迁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4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上海体育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简称“上体”,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体育类普通高等学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单位。学校入选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学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试点院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简称北体大,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的高等体育院校。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2001年调整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